山东钢铁资产剥离案例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3-17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第16-17页 |
1.3 创新点 | 第17页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7-20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0-21页 |
2.1.1 资产剥离定义 | 第20页 |
2.1.2 资产剥离分类 | 第20-21页 |
2.2 资产剥离相关理论 | 第21-24页 |
2.2.1 归核化理论 | 第21页 |
2.2.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第21-22页 |
2.2.3 资产配置理论 | 第22页 |
2.2.4 企业融资理论 | 第22页 |
2.2.5 协同效应理论 | 第22-24页 |
3 山东钢铁资产剥离案例简介 | 第24-28页 |
3.1 山东钢铁简介 | 第24-25页 |
3.2 山东钢铁财务状况 | 第25页 |
3.3 山东钢铁资产剥离概况 | 第25-28页 |
4 山东钢铁资产剥离案例分析 | 第28-53页 |
4.1 资产剥离动因分析 | 第28-37页 |
4.1.1 行业层面 | 第28-32页 |
4.1.2 公司层面 | 第32-36页 |
4.1.3 小结 | 第36-37页 |
4.2 资产剥离时机的把握 | 第37-39页 |
4.2.1 第一次资产剥离 | 第37-38页 |
4.2.2 第二次资产剥离 | 第38页 |
4.2.3 第三次资产剥离 | 第38-39页 |
4.2.4 小结 | 第39页 |
4.3 资产剥离资产的分析 | 第39-43页 |
4.3.1 济钢国贸和莱钢国贸 | 第39-41页 |
4.3.2 山东钢铁济南分公司 | 第41-42页 |
4.3.3 济南鲍德气体有限公司 | 第42-43页 |
4.3.5 小结 | 第43页 |
4.4 资产剥离经济后果 | 第43-53页 |
4.4.1 市场反应 | 第43-46页 |
4.4.2 财务绩效 | 第46-52页 |
4.4.3 小结 | 第52-53页 |
5 案例分析结论与建议 | 第53-56页 |
5.1 案例分析结论 | 第53-54页 |
5.2 对上市公司进行资产剥离的建议 | 第54-56页 |
5.2.1 主动进行战略性的资产剥离 | 第54页 |
5.2.2 把握资产剥离的时机 | 第54页 |
5.2.3 提高经营管理的水平 | 第54-55页 |
5.2.4 规范资产剥离相关信息的披露 | 第55页 |
5.2.5 深化企业体制机制改革 | 第55-56页 |
6 启示与不足 | 第56-57页 |
6.1 启示 | 第56页 |
6.2 不足 | 第56-57页 |
附录一 CAR计算数据 | 第57-62页 |
附录二 钢价综合指数 | 第62-65页 |
附录三 财务指标值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