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20页 |
一、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 第7-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6页 |
三、主要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和方法 | 第17-18页 |
五、论文的创新点和难点 | 第18-20页 |
第一章 二战期间马来亚印度人民族主义运动的背景 | 第20-32页 |
第一节 二战期间马来亚印度人民族主义运动的历史条件 | 第20-24页 |
一、英国对马来亚的殖民统治 | 第20-22页 |
二、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 第22-23页 |
三、日本对亚洲的侵略 | 第23-24页 |
第二节 二战期间马来亚印度人民族主义运动的社会基础 | 第24-27页 |
一、马来亚印度人社会的形成 | 第24-26页 |
二、马来亚印度人社会的政治认同 | 第26-27页 |
第三节 二战期间马来亚印度人民族主义运动的思想根源 | 第27-32页 |
一、民族主义思想 | 第28-29页 |
二、暴力革命思想和非暴力革命思想 | 第29-32页 |
第二章 二战期间马来亚印度人民族主义运动的过程 | 第32-52页 |
第一节 二战期间马来亚印度人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1939-1941) | 第32-38页 |
一、马来亚雪兰莪巴生印度劳工罢工运动的爆发 | 第32-34页 |
二、印度独立同盟的出现及其与日本的合作 | 第34-36页 |
三、印度国民军的出现及其与日本的合作 | 第36-38页 |
第二节 二战期间马来亚印度人民族主义运动发展(1942-1944) | 第38-47页 |
一、1942~1943年期间的马来亚印度人民族主义运动 | 第38-43页 |
二、1943~1944年期间的马来亚印度人民族主义运动 | 第43-47页 |
第三节 二战期间马来亚印度人民族主义运动的消亡(1944-1945) | 第47-52页 |
一、印度国民军的溃败 | 第48-49页 |
二、印度独立同盟和自由印度临时政府的解散 | 第49-50页 |
三、苏巴斯·钱德拉·鲍斯的死亡 | 第50-51页 |
四、英属印度政府对印度国民军的审判 | 第51-52页 |
第三章 二战期间马来亚印度人民族主义运动的影响 | 第52-64页 |
第一节 对马来亚的影响 | 第52-56页 |
一、对战后马来亚印度人社会的影响 | 第52-54页 |
二、对战后马来亚社会的影响 | 第54-56页 |
第二节 对印度的影响 | 第56-64页 |
一、对二战期间印度民族主义运动的影响 | 第56-57页 |
二、对战后初期印度政治发展的影响 | 第57-61页 |
三、对印度独立初期政治发展的影响 | 第61-64页 |
第四章 二战期间马来亚印度人民族主义运动的评析 | 第64-78页 |
第一节 二战期间马来亚印度人民族主义运动的性质 | 第64-67页 |
一、自发兴起的民族独立运动 | 第64-66页 |
二、深受法西斯势力影响的民族独立运动 | 第66-67页 |
第二节 二战期间马来亚印度人民族主义运动失败的原因 | 第67-72页 |
一、马来亚印度人对日本法西斯本质认识模糊 | 第67-68页 |
二、马来亚印度人缺乏政治斗争经验 | 第68-70页 |
三、马来亚印度人军事和经济实力不足 | 第70页 |
四、马来亚印度人与日本互不信任和互有矛盾 | 第70-72页 |
第三节 二战期间马来亚印度人与华人民族主义运动的比较 | 第72-78页 |
一、二战期间马来亚印度人与华人民族主义运动的相似性 | 第72-74页 |
二、二战期间马来亚印度人与华人民族主义运动的差异性 | 第74-78页 |
结论 | 第78-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