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1.2.1 两岸产业合作的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1.2.2 技术转移的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1.2.3 两岸产业合作技术转移的相关研究 | 第17-20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0-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21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1.4 研究创新及不足 | 第21-22页 |
2、技术转移相关理论探讨 | 第22-29页 |
2.1 技术转移的内涵 | 第22-23页 |
2.1.1 技术的定义与分类 | 第22-23页 |
2.1.2 技术转移的界定 | 第23页 |
2.2 国际技术转移的渠道 | 第23-25页 |
2.3 国际技术转移的动力 | 第25-27页 |
2.3.1 技术差距理论 | 第25页 |
2.3.2 技术转移生命周期理论 | 第25-26页 |
2.3.3 需求资源(NR)关系理论 | 第26-27页 |
2.4 国际技术转移的效应 | 第27-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页 |
3、两岸产业合作中的技术转移现状 | 第29-43页 |
3.1 两岸产业合作中的技术转移途径 | 第29-36页 |
3.1.1 两岸技术贸易 | 第29-31页 |
3.1.2 伴随着FDI的技术转移 | 第31-33页 |
3.1.3 两岸产学研合作 | 第33-36页 |
3.2 两岸产业合作中技术转移的特点 | 第36-40页 |
3.2.1 技术转移方式多元化 | 第36-38页 |
3.2.2 技术转移层次逐步提升 | 第38-39页 |
3.2.3 由台湾向大陆单向转移转变为两岸间双向技术转移 | 第39-40页 |
3.3 两岸技术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 第40-42页 |
3.3.1 台当局的政策阻碍 | 第40-41页 |
3.3.2 两岸产学研合作层次仍较低 | 第41页 |
3.3.3 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不完善 | 第41-42页 |
3.3.4 两岸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相对落后 | 第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两岸产业合作中的技术转移动力分析 | 第43-55页 |
4.1 技术差距是两岸间技术转移的基本前提 | 第43-48页 |
4.1.1 台湾与大陆总体竞争力差距逐渐缩小 | 第43-45页 |
4.1.2 两岸行业技术水平差距存在发展阶段差异 | 第45-48页 |
4.2 基于NR关系理论的动力分析 | 第48-53页 |
4.2.1 大陆资源禀赋是台湾向大陆技术转移的重要引力 | 第49-51页 |
4.2.2 延长产品生命周期是台湾向大陆技术转移的重要推力 | 第51-53页 |
4.3 促进两岸共同技术进步的客观要求 | 第53-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页 |
5、两岸产业合作中的技术转移效应分析 | 第55-68页 |
5.1 产业效应 | 第55-59页 |
5.1.1 推动了台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第56-57页 |
5.1.2 带动大陆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第57-59页 |
5.2 FDI的技术外溢效应 | 第59-64页 |
5.2.1 竞争效应 | 第59页 |
5.2.2 关联效应 | 第59-61页 |
5.2.3 人才流动效应 | 第61-64页 |
5.3 台商大陆投资技术外溢效应的定量分析 | 第64-68页 |
5.3.1 模型设定 | 第64页 |
5.3.2 数据选取及处理 | 第64-66页 |
5.3.3 回归结果分析 | 第66页 |
5.3.4 台商投资技术外溢效果不明显的原因 | 第66-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页 |
6、提升两岸产业合作中技术转移的对策建议 | 第68-74页 |
6.1 加强政府对两岸技术转移的引导作用 | 第69-70页 |
6.2 加强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 | 第70页 |
6.3 加强两岸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 | 第70-71页 |
6.4 深化两岸产学研合作 | 第7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课题情况 | 第77-78页 |
附件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