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2页 |
Abstract | 第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44页 |
1.1 世界能源格局 | 第13-14页 |
1.2 氢气的主要制备技术 | 第14-16页 |
1.2.1 一次能源转换制氢 | 第14页 |
1.2.2 生物制氢 | 第14-15页 |
1.2.3 太阳能制氢 | 第15页 |
1.2.4 电解水制氢 | 第15-16页 |
1.3 电催化分解水基本原理概述 | 第16-19页 |
1.3.1 电解水产氢的基本原理 | 第16-19页 |
1.3.2 电解水析氧的基本原理 | 第19页 |
1.4 电解水材料研究概述 | 第19-31页 |
1.4.1 钴基电解水催化剂研究进展 | 第21-30页 |
1.4.2 改善电催化性能的方法 | 第30-31页 |
1.5 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31-33页 |
1.5.1 选题思路 | 第31-32页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44页 |
第二章 实验内容及电化学方法 | 第44-51页 |
2.1 实验试剂与实验设备 | 第44-45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44页 |
2.1.2 实验仪器及表征设备 | 第44-45页 |
2.2 材料形貌结构及物相表征(仪器基本原理、测试条件) | 第45-48页 |
2.2.1 X-射线衍射仪(XRD) | 第45-46页 |
2.2.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46页 |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46页 |
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46-47页 |
2.2.5 拉曼光谱(Raman) | 第47页 |
2.2.6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 第47页 |
2.2.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 | 第47页 |
2.2.8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PR) | 第47-48页 |
2.2.9 热重分析仪(TGA) | 第48页 |
2.3 电极制备及电化学表征 | 第48-51页 |
2.3.1 电极的制备 | 第48-49页 |
2.3.2 循环伏安法(CV) | 第49页 |
2.3.3 线性扫描伏安法(LSV) | 第49页 |
2.3.4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 | 第49-50页 |
2.3.5 塔菲尔曲线(Tafel plot) | 第50页 |
2.3.6 标准氢电极(RHE)校正及iR补偿 | 第50-51页 |
第三章 调控氧空位对NiCo_2O_4碱性析氢性能的影响 | 第51-68页 |
3.1 引言 | 第51-53页 |
3.2 实验制备方法 | 第53页 |
3.3 形貌和结构表征 | 第53-55页 |
3.4 成分及氧缺陷检测方法 | 第55-58页 |
3.5 碱性HER性能测试 | 第58-6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第四章 核壳结构的双金属MnCo硒化物高性能全解水研究 | 第68-90页 |
4.1 引言 | 第68-69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9-70页 |
4.2.1 MnCo-乙醇酸酯的合成 | 第69-70页 |
4.2.2 Mn-CoSe_2微球的合成 | 第70页 |
4.2.3 Mn-Co(OH)_2微球的合成 | 第70页 |
4.2.4 MnCo_2O_4微球的合成 | 第7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0-84页 |
4.3.1 MnCo-Se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 第70-73页 |
4.3.2 MnCo-Se析氧反应后成分和形貌的变化 | 第73-75页 |
4.3.3 MnCo-O和MnCo-OH的制备和表征 | 第75-76页 |
4.3.4 MnCo-Se、MnCo-O和MnCo-OH的HER和OER性能表征 | 第76-80页 |
4.3.5 OER的电化学活性表面积的比较 | 第80-82页 |
4.3.6 泡沫镍及碳纸上MnCo-Se OER和HER性能 | 第82-84页 |
4.4 MnCo-Se全解水性能 | 第84-8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0-92页 |
5.1 本论文结论 | 第90页 |
5.2 展望 | 第90-92页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