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退休再就业人员的工伤保险救济现状 | 第11-19页 |
第一节 一则典型案例简介和评析 | 第11-15页 |
第二节 立法现状与案例统计分析 | 第15-19页 |
第二章 我国退休再就业人员参与工伤保险的困境 | 第19-31页 |
第一节 退休再就业人员“劳动者”身份的确认困境 | 第19-21页 |
一、“劳动者”的多重定义 | 第19-21页 |
二、退休再就业人员难以定性为“劳动者” | 第21页 |
第二节 退休再就业人员与用工单位法律关系的认定难题 | 第21-27页 |
一、主要观点 | 第22-25页 |
二、主要观点的评析 | 第25-27页 |
第三节 现行退休再就业人员工伤纠纷争议解决途径的不足 | 第27-31页 |
一、工伤救济程序复杂 | 第27-28页 |
二、人身损害赔偿途径的不足 | 第28-31页 |
第三章 解决退休再就业人员工伤保险问题的建议 | 第31-39页 |
第一节 将退休再就业人员纳入工伤保险体系保护 | 第31-34页 |
一、开放的设计工伤保险适用主体的“劳动者”概念 | 第31-32页 |
二、认定退休再就业人员与用工单位形成特殊劳动法律关系 | 第32-33页 |
三、将退休再就业人员纳入工伤保险保障体系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将退休再就业人员纳入工伤保险保障主体的立法建议 | 第34-36页 |
一、统一工伤保险适用主体 | 第34-35页 |
二、加强劳动行政部门与司法部门的衔接与互动 | 第35-36页 |
三、简化繁杂的工伤认定程序 | 第36页 |
第三节 开放退休再就业人员参与工伤保险的路径 | 第36-39页 |
一、设计合理的缴费标准 | 第37页 |
二、合理预估工伤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 | 第37-38页 |
三、逐步纳入工伤保障体系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后记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