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综述 | 第9-23页 |
1.1 前言 | 第9-10页 |
1.2 相变材料 | 第10-13页 |
1.2.1 相变材料的定义 | 第10页 |
1.2.2 相变材料的分类 | 第10-11页 |
1.2.3 固-液相变材料 | 第11-13页 |
1.3 相变材料微胶囊 | 第13-20页 |
1.3.1 相变材料微胶囊的概述 | 第13页 |
1.3.2 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壁材 | 第13-15页 |
1.3.3 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第15-18页 |
1.3.4 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应用 | 第18-20页 |
1.4 课题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1.4.1 课题选题意义 | 第20-21页 |
1.4.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类核壳乳液聚合法制备相变微胶囊 | 第23-35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3-27页 |
2.2.1 相变微胶囊囊壁生成过程 | 第23-25页 |
2.2.2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 第25页 |
2.2.3 相变微胶囊的制备过程 | 第25-26页 |
2.2.4 相变微胶囊的性能表征 | 第26-2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7-33页 |
2.3.1 乳化剂用量对微胶囊产率的影响 | 第27页 |
2.3.2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7-29页 |
2.3.3 表面形貌分析 | 第29页 |
2.3.4 相变性能分析 | 第29-31页 |
2.3.5 耐热性分析 | 第31-32页 |
2.3.6 粒径及粒径分布 | 第32-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3章 界面张力对相变微胶囊的影响 | 第35-61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5-38页 |
3.2.1 微胶囊的囊壁形成过程 | 第35-37页 |
3.2.2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 第37页 |
3.2.3 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工艺 | 第37-38页 |
3.2.4 相变微胶囊性能表征 | 第3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8-60页 |
3.3.1 乳化剂类型对相变微胶囊的影响 | 第38-45页 |
3.3.2 OP-10用量对相变微胶囊性能的影响 | 第45-50页 |
3.3.3 芯材与壁材用量比对相变微胶囊的影响 | 第50-55页 |
3.3.4 搅拌速率对相变微胶囊的影响 | 第55-6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4章 交联对相变微胶囊性能的影响 | 第61-77页 |
4.1 引言 | 第6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1-65页 |
4.2.1 制备原理 | 第61-62页 |
4.2.2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 第62-63页 |
4.2.3 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工艺 | 第63-64页 |
4.2.4 相变微胶囊的性能表征 | 第64-6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5-75页 |
4.3.1 相变微胶囊的产率分析 | 第65页 |
4.3.2 红外光谱分析 | 第65-66页 |
4.3.3 表面形貌分析 | 第66-67页 |
4.3.4 相变性能分析 | 第67-69页 |
4.3.5 耐热性分析 | 第69-72页 |
4.3.6 粒径及粒径分布 | 第72-7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5章 相变调温PVA膜的制备 | 第77-85页 |
5.1 引言 | 第77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77-79页 |
5.2.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 第77-78页 |
5.2.2 相变调温PVA膜的制备 | 第78页 |
5.2.3 相变PVA膜的性能表征 | 第78-79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79-84页 |
5.3.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79-80页 |
5.3.2 MicroPCMs表面形貌及粒径分布 | 第80页 |
5.3.3 PVA膜表面形貌及力学性能 | 第80-82页 |
5.3.4 MicroPCMs及PVA膜的相变性能 | 第82-83页 |
5.3.5 耐热性能分析 | 第83-8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