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前言 | 第8-1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9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2 有关教育投资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1-21页 |
2.1 教育投资的基本理论 | 第11-12页 |
2.1.1 舒尔茨(TheodoreSehultz)的人力资本理论 | 第11页 |
2.1.2 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 | 第11-12页 |
2.1.3 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 | 第12页 |
2.2 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 | 第12-13页 |
2.2.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第12-13页 |
2.2.2 新经济增长理论 | 第13页 |
2.3 投资效率的基本理论 | 第13-14页 |
2.4 协整分析理论 | 第14-15页 |
2.4.1 协整理论概述 | 第14页 |
2.4.2 误差修正模型 | 第14页 |
2.4.3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14-15页 |
2.5 数据包络分析(DEA)理论概述 | 第15-21页 |
2.5.1 数数据包络分析(DEA) | 第15页 |
2.5.2 数据包络分析法的优势与限制 | 第15-16页 |
2.5.3 数据包络分析法的步骤 | 第16-17页 |
2.5.4 DEA评价模型的简介 | 第17-18页 |
2.5.5 MalmquistProgressIndex相关理论 | 第18-21页 |
3 新疆地区高等院校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实证分析 | 第21-28页 |
3.1 指标的选取 | 第21-22页 |
3.2 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第22-28页 |
3.2.1 序列平稳性检验 | 第22-24页 |
3.2.2 协整检验 | 第24-26页 |
3.2.3 误差修正模型 | 第26-28页 |
3.2.4 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第28页 |
4 新疆地区高等教育投资效益的实证分析 | 第28-35页 |
4.1 普通高等教育投资效率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8-30页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28-29页 |
4.1.2 教育投入产出指标选取依据 | 第29-30页 |
4.1.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30页 |
4.2 我国新疆地区普通高等教育投资效率分析 | 第30-35页 |
4.2.1 静态效率分析 | 第30-33页 |
4.2.2 动态趋势研究 | 第33-35页 |
5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35-39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35-36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36-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附录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