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5页 |
| 1.1 问题的引入 | 第8-10页 |
| 1.1.1 典型案例介绍 | 第8页 |
| 1.1.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3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1.4 主要内容与框架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预备知识 | 第15-21页 |
| 2.1 商标权简介 | 第15-16页 |
| 2.1.1 知识产权 | 第15-16页 |
| 2.1.2 商标权 | 第16页 |
| 2.2 平行进口相关理论 | 第16-17页 |
| 2.2.1 平行进口的概念 | 第16页 |
| 2.2.2 平行进口的原因 | 第16-17页 |
| 2.2.3 关于平行进口的争议 | 第17页 |
| 2.3 博弈论相关知识 | 第17-21页 |
| 2.3.1 博弈论的概念 | 第17-20页 |
| 2.3.2 博弈论的分类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商标产品平行进口的博弈模型 | 第21-37页 |
| 3.1 商标权人与平行进口商的博弈模型 | 第21-31页 |
| 3.1.1 博弈假设 | 第21-22页 |
| 3.1.2 商标权人是否做调查的博弈模型 | 第22-25页 |
| 3.1.3 不同政策下的博弈均衡分析 | 第25-31页 |
| 3.1.4 商标产品平行进口政策分析 | 第31页 |
| 3.2 进口国与出口国之间的博弈 | 第31-37页 |
| 3.2.1 博弈假设 | 第31-32页 |
| 3.2.2 进口国与出口国之间的博弈模型 | 第32-35页 |
| 3.2.3 不同发达程度国家之间商标产品平行进口政策制定的分析 | 第35-37页 |
| 第四章 商标产品平行进口的案例分析 | 第37-46页 |
| 4.1 商标产品平行进口的案 | 第37-38页 |
| 4.2 平行进口商与商标权人之间的博弈 | 第38-42页 |
| 4.2.1 美国允许平行进口时的博弈 | 第39页 |
| 4.2.2 美国禁止平行进口时的博弈 | 第39-40页 |
| 4.2.3 美国平行进口政策不明时的博弈 | 第40-41页 |
| 4.2.4 美国制定平行进口政策的分析 | 第41-42页 |
| 4.3 美国与南非之间的博弈 | 第42-44页 |
| 4.4 考虑各国GDP差异对博弈结果的影响 | 第44-46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6-53页 |
| 5.1 不同商标产品平行进口政策的利弊 | 第46-49页 |
| 5.1.1 允许商标产品平行进口的利弊 | 第46-47页 |
| 5.1.2 禁止商标产品平行进口的利弊 | 第47-48页 |
| 5.1.3 商标产品平行进口政策不明的利弊 | 第48-49页 |
| 5.2 我国商标产品平行进口政策的分析 | 第49-53页 |
| 5.2.1 我国商标产品平行进口的现状及特点 | 第49-50页 |
| 5.2.2 我国制定商标产品平行进口政策的建议 | 第50-53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53-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