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略词 | 第8-9页 |
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30页 |
1. 核受体简介 | 第13-16页 |
2. 孤儿核受体Nur77 | 第16-22页 |
2.1 Nur77的发现及分子结构 | 第16-17页 |
2.2 Nur77与生存 | 第17-18页 |
2.3 Nur77与凋亡 | 第18-19页 |
2.4 Nur77与炎症 | 第19-20页 |
2.5 Nur77与自噬 | 第20-21页 |
2.6 靶向Nur77的疾病治疗 | 第21-22页 |
3. NF-κB经典炎症通路 | 第22-23页 |
4. 自噬 | 第23-25页 |
4.1 自噬简介 | 第23-24页 |
4.2 线粒体自噬 | 第24-25页 |
5. 炎症与自噬的关系 | 第25-26页 |
6. 雷公藤红素 | 第26-28页 |
7.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科学意义 | 第28-30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30-42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0-34页 |
1.1 细胞株 | 第30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30-33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33-3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4-42页 |
2.1 细胞培养 | 第34-35页 |
2.2 细胞计数 | 第35页 |
2.3 细胞转染 | 第35页 |
2.4 His-Nur77-LBD蛋白的提取与纯化 | 第35-36页 |
2.5 Biacore筛选实验 | 第36页 |
2.6 细胞裂解与样品制备 | 第36-37页 |
2.7 Western Blot分析 | 第37-38页 |
2.8 免疫共沉淀实验 | 第38-39页 |
2.9 免疫荧光染色法 | 第39-40页 |
2.10 MTT比色法 | 第40页 |
2.11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 第40-41页 |
2.12 JC-1染色 | 第41页 |
2.13 定量统计分析 | 第41-42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42-67页 |
1. 雷公藤红素衍生物的Nur77靶向性筛选 | 第42-50页 |
1.1 雷公藤红素的衍生物结构 | 第42-46页 |
1.2 通过Biacore筛选出能结合Nur77的化合物 | 第46-48页 |
1.3 XS0284比雷公藤红素更特异性结合Nur77 | 第48-50页 |
2. XS0284的抗炎活性 | 第50-53页 |
2.1 XS0284具有优于雷公藤红素的长效抗炎活性 | 第50-52页 |
2.2 XS0284的抗炎活性具有一定的Nur77依赖性 | 第52-53页 |
3. XS0284对自噬的影响 | 第53-55页 |
3.1 XS0284能诱导强于雷公藤红素的自噬 | 第53-54页 |
3.2 XS0284诱导的自噬一定程度上依赖于Nur77 | 第54-55页 |
4. XS0284的毒副作用更弱 | 第55-60页 |
4.1 XS0284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弱于雷公藤红素 | 第55-56页 |
4.2 XS0284不引起线粒体损伤 | 第56-57页 |
4.3 XS0284不引起凋亡 | 第57-58页 |
4.4 雷公藤红素诱导的凋亡不完全依赖于Nur77 | 第58-60页 |
5. XS0284抑制炎症的线粒体自噬机制 | 第60-67页 |
5.1 XS0284能促进Nur77与TRAF2的相互作用 | 第60-61页 |
5.2 XS0284能抑制TNFα诱导的TRAF2的泛素化 | 第61页 |
5.3 XS0284能促进Nur77与p62的相互作用 | 第61-62页 |
5.4 XS0284能诱导Nur77/TRAF2/ Ub/线粒体/p62/LC3共定位 | 第62-67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67-7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