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1.2 国内外发展动态 | 第14-19页 |
1.2.1 国外都市休闲农业园发展 | 第14-16页 |
1.2.2 国内都市休闲农业园发展 | 第16-17页 |
1.2.3 南宁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概况分析 | 第17-19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19-20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1.4.1 现实角度 | 第20页 |
1.4.2 理论角度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1-25页 |
2.1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2.2.1 案例分析法 | 第21页 |
2.2.2 实地调研法 | 第21-22页 |
2.2.3 问卷调查法 | 第22页 |
2.2.4 德尔菲法 | 第22页 |
2.2.5 层次分析法 | 第22页 |
2.2.6 实践论证法 | 第22-23页 |
2.3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2.4 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概述 | 第25-28页 |
3.1 概念辨析 | 第25-26页 |
3.1.1 休闲农业 | 第25页 |
3.1.2 都市休闲农业 | 第25页 |
3.1.3 景观规划设计 | 第25页 |
3.1.4 都市休闲农业规划与景观规划设计的关系 | 第25-26页 |
3.2 理论解析 | 第26-27页 |
3.2.1 景观生态学及其理论 | 第26页 |
3.2.2 游憩学理论 | 第26页 |
3.2.3 都市休闲农业园景观规划的内涵与AVC理论的内在联系 | 第26-27页 |
3.3 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28-37页 |
4.1 美国底特律都市农业公园 | 第28-31页 |
4.1.1 园区简介 | 第28页 |
4.1.2 功能组成及空间特色 | 第28-30页 |
4.1.3 借鉴意义 | 第30-31页 |
4.2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 第31-33页 |
4.2.1 园区简介 | 第31页 |
4.2.2 功能组成及空间特色 | 第31-32页 |
4.2.3 借鉴意义 | 第32-33页 |
4.3 广西南宁市邕宁绿野香樟产业示范区 | 第33-35页 |
4.3.1 园区概况 | 第33-34页 |
4.3.2 功能组成及空间特色 | 第34-35页 |
4.3.3 借鉴意义 | 第35页 |
4.4 都江堰天马镇农业观光园 | 第35-36页 |
4.4.1 园区概况 | 第35页 |
4.4.2 园区规划特点 | 第35-36页 |
4.4.3 借鉴意义 | 第36页 |
4.5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基础调研方案及结果分析 | 第37-51页 |
5.1 南宁市都市休闲农业园调研 | 第37-38页 |
5.1.1 调研范围 | 第37-38页 |
5.1.2 文献查阅及资料收集 | 第38页 |
5.1.3 民意问卷调查 | 第38页 |
5.1.4 访谈调查 | 第38页 |
5.2 调研结果分析 | 第38-49页 |
5.2.1 南宁市休闲观光农业资源统计 | 第38-40页 |
5.2.2 南宁市重点都市休闲农业园区概况 | 第40-42页 |
5.2.3 南宁市都市休闲农业景观类型分析 | 第42-43页 |
5.2.4 民意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43-48页 |
5.2.5 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5.6 小结 | 第49-51页 |
第六章 良庆百乐澳洲坚果基地现状调查分析 | 第51-54页 |
6.1 区位分析 | 第51页 |
6.2 气候日照、地形地貌及土壤基质分析 | 第51-52页 |
6.3 水文分析 | 第52页 |
6.4 自然生态环境 | 第52页 |
6.5 社会经济概况 | 第52页 |
6.6 组织经营情况 | 第52页 |
6.7 场地现状 | 第52-53页 |
6.7.1 生产道路 | 第52页 |
6.7.2 给排水设施 | 第52-53页 |
6.7.3 农田水利设施 | 第53页 |
6.7.4 电力电信设施 | 第53页 |
6.7.5 休闲农业发展状况 | 第53页 |
6.8 小结 | 第53-54页 |
第七章 良庆百乐澳洲坚果示范区AVC景观综合评价 | 第54-81页 |
7.1 都市休闲农业景观评价及其AVC体系的构建 | 第54-61页 |
7.1.1 AVC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第54-55页 |
7.1.2 都市休闲农业园景观AVC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55-56页 |
7.1.3 都市休闲农业园景观AVC评价权重的确定 | 第56-61页 |
7.2 都市休闲农业景观AVC评价的分析 | 第61-64页 |
7.2.1 AVC三力权重值差异的分析 | 第61-63页 |
7.2.2 AVC三力指标权重分布差异的分析 | 第63-64页 |
7.3 良庆区百乐澳洲坚果示范区AVC景观评价分析 | 第64-78页 |
7.3.1 评价指标属性及评分标准 | 第64-69页 |
7.3.2 评分方法 | 第69-75页 |
7.3.3 良庆区百乐澳洲坚果示范区景观AVC综合得分情况及分析 | 第75-78页 |
7.4 良庆澳洲坚果示范区AVC三力提升策略 | 第78-80页 |
7.4.1 景观视觉表达——吸引力(A) | 第78-79页 |
7.4.2 功能建设(农旅结合)——生命力(V) | 第79页 |
7.4.3 生态建设——承载力(C) | 第79-80页 |
7.5 小结 | 第80-81页 |
第八章 良庆区百乐澳洲坚果示范区景观规划设计分析 | 第81-107页 |
8.1 总体定位 | 第81-82页 |
8.1.1 设计目标 | 第81页 |
8.1.2 发展定位 | 第81-82页 |
8.2 规划设计依据与原则 | 第82-83页 |
8.2.1 规划设计依据 | 第82页 |
8.2.2 规划设计原则 | 第82-83页 |
8.3 规划设计理念及设计思路 | 第83页 |
8.3.1 规划理念 | 第83页 |
8.3.2 规划思路及内容-AVC三力提升 | 第83页 |
8.4 总体布局与景观分析 | 第83-95页 |
8.4.1 土地利用开发 | 第83-86页 |
8.4.2 总体平面布局规划 | 第86-87页 |
8.4.3 示范区整体功能区域划定 | 第87页 |
8.4.4 景观结构设计分析 | 第87-90页 |
8.4.5 主要景观节点设计 | 第90-95页 |
8.5 竖向设计分析 | 第95-97页 |
8.6 专项设计 | 第97-105页 |
8.6.1 基础服务设施及小品设计 | 第97-99页 |
8.6.2 给排水设施规划 | 第99-101页 |
8.6.3 电力及网路通讯设施规划 | 第101-102页 |
8.6.4 植物种植设计 | 第102-104页 |
8.6.5 示范区重点产业项目建设 | 第104-105页 |
8.7 分期建设 | 第105页 |
8.8 投资估算 | 第105-106页 |
8.9 小结 | 第106-107页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第107-112页 |
9.1 结论 | 第107-108页 |
9.2 讨论 | 第108-110页 |
9.2.1 关于国内对都市休闲农业概念研究的探讨 | 第108页 |
9.2.2 关于都市休闲农业园分类及特征的探讨 | 第108-109页 |
9.2.3 关于南宁市都市休闲农业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的探讨 | 第109-110页 |
9.3 创新与不足 | 第110页 |
9.3.1 创新 | 第110页 |
9.3.2 不足 | 第110页 |
9.4 展望 | 第110-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6页 |
图表目录 | 第116-119页 |
附录 | 第119-133页 |
致谢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