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接触卡的指纹识别和身份认证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相关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3-16页 |
1.2.1 IC卡 | 第13-14页 |
1.2.2 指纹识别技术 | 第14-16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6-18页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本文结构 | 第17-18页 |
第2章 相关技术基础 | 第18-25页 |
2.1 射频技术简介 | 第18-19页 |
2.2 Mifare 1 S70卡 | 第19-21页 |
2.2.1 特点 | 第19-20页 |
2.2.2 卡片的存储结构 | 第20页 |
2.2.3 卡片的安全性设计 | 第20-21页 |
2.3 指纹图象的类别 | 第21-23页 |
2.4 指纹的细节特征 | 第23-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自动指纹识别系统组成 | 第25-42页 |
3.1 指纹图像采集 | 第25-28页 |
3.2 指纹图像预处理 | 第28-35页 |
3.2.1 指纹图像分割 | 第29-30页 |
3.2.2 图像均衡 | 第30页 |
3.2.3 图像增强 | 第30-33页 |
3.2.4 二值化 | 第33-34页 |
3.2.5 指纹细化 | 第34-35页 |
3.3 特征提取 | 第35-38页 |
3.3.1 提取端点和分叉点 | 第36-37页 |
3.3.2 提取中心点和三角点 | 第37-38页 |
3.4 特征匹配 | 第38-41页 |
3.4.1 特征点匹配算法原理 | 第39-40页 |
3.4.2 可变限界盒 | 第40-41页 |
3.5 指纹识别系统的性能评估 | 第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伪特征剔除及算法改进 | 第42-50页 |
4.1 常用的伪特征剔除算法 | 第42-43页 |
4.2 对伪特征剔除算法的改进 | 第43-47页 |
4.2.1 伪端点对剔除算法的改进 | 第43-45页 |
4.2.2 桥连剔除算法的改进 | 第45-46页 |
4.2.3 小孔剔除算法的改进 | 第46-47页 |
4.3 改进后算法的性能验证 | 第47-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5章 应用与实现 | 第50-58页 |
5.1 概述 | 第50页 |
5.2 研制开发系统必要性 | 第50-52页 |
5.3 系统设计原则 | 第52-53页 |
5.3.1 安全性原则 | 第52页 |
5.3.2 可靠性原则 | 第52-53页 |
5.3.3 先进性与经济性原则 | 第53页 |
5.4 系统处理过程 | 第53-54页 |
5.5 处理方式 | 第54页 |
5.6 系统设备构成 | 第54-57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