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导航论文

惯性平台温度场新型仿真模型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前言第9页
    1.2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3 国内外温度场分析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1 国外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2 国内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第11-12页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第12-15页
        1.4.1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2-13页
        1.4.2 论文的内容安排第13-15页
第二章 温度场分析的理论基础第15-23页
    2.1 引言第15页
    2.2 传热学第15-19页
        2.2.1 热传导第15-16页
        2.2.2 热对流第16-19页
        2.2.3 热辐射第19页
    2.3 流体力学第19-21页
        2.3.1 流体力学基础方程第19-20页
        2.3.2 计算流体力学第20-21页
        2.3.3 有限体积算法基础第21页
    2.4 FloEFD软件的介绍第21-22页
    2.5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多框架惯性平台温度场仿真分析第23-45页
    3.1 引言第23页
    3.2 惯导设备整体热环境分析第23-24页
    3.3 温度场仿真分析的前处理第24-31页
        3.3.1 模型建模及简化第24-25页
        3.3.2 温度场模型基本参数设置第25-28页
        3.3.3 热载荷的参数设置第28-29页
        3.3.4 网格的划分第29-31页
    3.4 External分析第31-36页
    3.5 Internal分析第36-40页
        3.5.1 对流换热系数的确定第36-39页
        3.5.2 Internal分析的仿真结果第39-40页
    3.6 试验设计第40-44页
        3.6.1 加热片的材料选取与位置确定第40-42页
        3.6.2 热电偶的材料选取与位置确定第42页
        3.6.3 分析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对比第42-44页
    3.7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温度场仿真模型的修正与试验验证第45-57页
    4.1 引言第45页
    4.2 对流换热系数的修正第45-48页
        4.2.1 利用径向基函数拟合对流换热系数第45-47页
        4.2.2 对流换热系数修正第47-48页
    4.3 极限环境温度下的数值仿真第48-54页
        4.3.1 高温环境下的温度场仿真第49-52页
        4.3.2 低温环境下的温度场仿真第52-54页
    4.4 温度场分析验证试验第54-56页
        4.4.1 高温环境下的验证试验第54-55页
        4.4.2 低温环境下的验证试验第55-56页
    4.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7-59页
    5.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第57-58页
    5.2 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建议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跳频通信系统中的干扰识别技术研究
下一篇:“北斗二代”B1频段D2弱信号捕获算法研究及其FPGA验证系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