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中国法制史论文

民国时期义务教育立法研究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引言第14-21页
    (一) 选题意义第14-15页
    (二) 文献综述第15-18页
    (三) 概念界定第18-20页
    (四) 研究方法第20-21页
一、清末义务教育立法的萌芽第21-29页
    (一) 科举制时代的旧学制第21-24页
        1. 民间主导办学,政府组织考试第21-22页
        2. 政府放任就学,百姓自愿入学第22-23页
        3. 维新思想启蒙,清末新政变革第23-24页
    (二) 清末义务教育立法萌芽第24-29页
        1. 清末义务教育立法的背景第24-25页
        2. 《奏定学堂章程》中的“强迫教育”第25-29页
二、民初义务教育立法的起步第29-40页
    (一) 民初义务教育立法的背景第29-31页
        1. 南京临时政府立法奠基第29-30页
        2. 立法活动专业化第30-31页
        3. 重视教育制度法定化第31页
    (二) 民初义务教育立法的内容第31-40页
        1. 受教育义务入宪第33-34页
        2. 三级教育行政机关和视导机构第34-35页
        3. 二期推进六三三学制第35-37页
        4. 受教育“义务”的落实第37-40页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义务教育立法的曲折发展第40-52页
    (一)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义务教育立法的背景第40-42页
        1. 制定宪法以保障人权第40-41页
        2. 厉行普及义务教育第41页
        3. 女子教育平权运动的推动第41-42页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义务教育立法内容第42-52页
        1. 受教育权利入宪第44-45页
        2. 三方行政机构联合管理第45-46页
        3. 三期推进四二学制第46-48页
        4. 受教育“权利”的落实第48-52页
四、民国时期义务教育立法特征及评析第52-63页
    (一) 民国时期义务教育立法的基本特征第52-54页
        1. 教育从义务到权利第52-53页
        2. 国家从强制到保障第53页
        3. 规范从混乱到系统第53-54页
    (二) 民国时期义务教育立法评析第54-63页
        1. 提高义务教育普及程度第54-56页
        2. 促进女子教育平等第56-57页
        3. 提供可供借鉴的视导督学制度第57-58页
        4. 立法权限模糊第58-60页
        5. 经费立法空置第60-63页
结语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致谢第68-69页
附件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形态学的珠江流域鱼类空间适应性研究
下一篇:铁还原体系产电菌的分离及其胞外电子传递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