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国外创业团队业务促进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内创业团队业务促进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电信运营商创业团队业务促进策略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18-29页 |
2.1 创业和创业团队理论概述 | 第18-23页 |
2.1.1 创业的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1.2 企业内创业理论的概述 | 第19-20页 |
2.1.3 创业团队理论的概述 | 第20-23页 |
2.2 创业团队业务促进策略理论体系的概述 | 第23-26页 |
2.2.1 创业业务的内涵 | 第23页 |
2.2.2 创业团队业务发展周期理论的概述 | 第23-25页 |
2.2.3 创业团队业务促进策略理论的概述 | 第25-26页 |
2.3 电信运营商创业团队业务促进策略的分析框架 | 第26-29页 |
2.3.1 电信运营商创业团队业务的特点 | 第26-27页 |
2.3.2 电信运营商创业团队业务促进策略的分析框架 | 第27-29页 |
2.3.2.1 基于项目运营创新管理的促进策略 | 第27页 |
2.3.2.2 基于组织架构优化设计的促进策略 | 第27页 |
2.3.2.3 基于人力资源激励的业务促进策略 | 第27-29页 |
第三章 福建电信安全创业团队业务及其促进策略的现状分析 | 第29-38页 |
3.1 福建电信安全创业团队发展的总体状况 | 第29-32页 |
3.1.1 安全创业团队职责简述 | 第29-30页 |
3.1.2 安全创业团队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 第30-31页 |
3.1.3 安全创业团队的目标市场分析 | 第31-32页 |
3.2 福建电信安全创业团队的发展目标 | 第32-33页 |
3.3 福建电信安全创业团队业务的SWOT分析 | 第33-35页 |
3.3.1 福建电信安全创业团队业务的优势 | 第33-34页 |
3.3.2 福建电信安全创业团队业务的劣势 | 第34页 |
3.3.3 福建电信安全创业团队业务的机遇 | 第34-35页 |
3.3.4 福建电信安全创业团队业务的挑战 | 第35页 |
3.4 福建电信安全创业团队业务促进策略体系的现状分析 | 第35-38页 |
3.4.1 开发项目委托第三方定制 | 第35-36页 |
3.4.2 人事管理和创业资金依附于福建电信公司 | 第36页 |
3.4.3 创业团队采用直线职能型组织架构 | 第36-37页 |
3.4.4 团队核心人员薪酬参照电信体系 | 第37-38页 |
第四章 福建电信安全创业团队的业务阻碍因素及其原因分析 | 第38-47页 |
4.1 创新产品的项目管理模式落后 | 第38-41页 |
4.1.1 产品软件研发创新意识不足 | 第38页 |
4.1.2 创新产品项目管理周期长 | 第38-41页 |
4.1.3 商务运营模式观念冲突 | 第41页 |
4.2 国企固有的组织结构体系导致创业团队丧失市场先机 | 第41-43页 |
4.2.1 纵向层级多决策信息传递滞后 | 第41-42页 |
4.2.2 横向部门间关系庞杂造成沟通运转效率低 | 第42页 |
4.2.3 创业团队没有独立财务权和人事权致使运营自由度缺失 | 第42-43页 |
4.3 创业团队人力资源激励政策缺失影响创业积极性 | 第43-47页 |
4.3.1 创业团队职业生涯通道沿用传统模式 | 第44页 |
4.3.2 团队成员薪酬标准与团队经营业绩弱相关 | 第44-45页 |
4.3.3 未针对团队负责人设定股权激励机制 | 第45-47页 |
第五章 福建电信安全创业团队业务促进策略的改进原则与措施 | 第47-64页 |
5.1 福建电信安全创业团队业务促进策略的改进思路与原则 | 第47-51页 |
5.1.1 福建电信安全创业团队业务促进策略的改进思路 | 第47-49页 |
5.1.1.1 结合自身优势进行产品创新机制突破 | 第47页 |
5.1.1.2 建立健全创业团队更加灵活快速的决策机制 | 第47-48页 |
5.1.1.3 优化创业团队成员的职业生涯管理通道 | 第48页 |
5.1.1.4 健全更加完备的薪酬分配和股权激励体系 | 第48-49页 |
5.1.2 福建电信安全创业团队业务促进策略的改进原则 | 第49-51页 |
5.1.2.1 规范与例外相结合原则 | 第49页 |
5.1.2.2 客户中心原则 | 第49-50页 |
5.1.2.3 扁平化原则 | 第50页 |
5.1.2.4 效益优先原则 | 第50页 |
5.1.2.5 以人为本原则 | 第50-51页 |
5.2 福建电信安全创业团队业务促进策略的改进措施 | 第51-64页 |
5.2.1 逐步形成产品规划研发及运营一体化管理 | 第51页 |
5.2.2 加快的创新产品的孵化基地建设 | 第51-59页 |
5.2.2.1 寻找并孵化独角兽项目 | 第52-53页 |
5.2.2.2 优化创业团队评价指标 | 第53-57页 |
5.2.2.3 细化项目筛选与孵化流程 | 第57-59页 |
5.2.3 健全创业团队更加独立的运营机构 | 第59-60页 |
5.2.4 提高运营商内部跨层级及跨部门沟通效率 | 第60页 |
5.2.5 完备授之以渔的创业团队培训模式 | 第60-61页 |
5.2.6 完善创业团队成员职业生涯管理 | 第61-62页 |
5.2.7 明确业绩薪酬和股票期权相结合的激励方案 | 第62-6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7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4-65页 |
6.2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65-66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附录一: 安全创业团队薪酬满意度调研表 | 第73-74页 |
附录二: 商业模式指标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