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照相机图像处理与分析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人眼及其眼底的医学基础 | 第12-13页 |
·图像处理的发展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眼底检查及其眼底图像的重要临床价值 | 第14-15页 |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5-16页 |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眼底图像处理关键技术综述 | 第17-24页 |
·图像增强 | 第17-20页 |
·图像增强概念 | 第17-18页 |
·图像增强方法 | 第18-20页 |
·图像分割 | 第20-22页 |
·图像分割概念 | 第20页 |
·图像分割方法 | 第20-22页 |
·图像识别 | 第22-23页 |
·图像识别概念 | 第22页 |
·图像识别方法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眼底图像增强 | 第24-47页 |
·灰度修正 | 第25-32页 |
·灰度化处理 | 第25-27页 |
·灰度变换 | 第27-29页 |
·直方图修正 | 第29-32页 |
·图像的平滑 | 第32-39页 |
·模板操作 | 第32-33页 |
·邻域平均法 | 第33-34页 |
·选择式掩模平滑 | 第34-36页 |
·中值滤波 | 第36-37页 |
·高斯匹配滤波 | 第37-39页 |
·图像的锐化 | 第39-42页 |
·梯度锐化 | 第39-40页 |
·拉普拉斯掩模锐化 | 第40-42页 |
·基于粗糙集与小波反锐化掩模的眼底图像增强 | 第42-46页 |
·粗糙集去噪 | 第42-43页 |
·小波反锐化掩模增强 | 第43-46页 |
·结果分析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眼底病灶识别 | 第47-56页 |
·眼底图像分割方法比较 | 第47-48页 |
·图像阈值分割 | 第48-49页 |
·眼底图像的阈值选取 | 第49-50页 |
·大津法眼底病灶识别 | 第50-51页 |
·大津法的基本原理 | 第50-51页 |
·用大津法识别眼底病灶 | 第51页 |
·迭代法眼底病灶识别 | 第51-52页 |
·迭代法的基本原理 | 第51-52页 |
·用迭代法识别眼底病灶 | 第52页 |
·噪声去除 | 第52-55页 |
·形态学滤波 | 第52-54页 |
·阈值面积消除 | 第54-55页 |
·噪声去除 | 第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眼底图像处理与分析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 第56-67页 |
·眼底图像处理与分析系统的设计 | 第56-60页 |
·眼底图像处理与分析软件系统需求分析 | 第56-57页 |
·系统总体功能模块 | 第57-60页 |
·眼底图像处理与分析系统的实现 | 第60-64页 |
·系统开发工具 | 第60页 |
·系统的实现过程 | 第60-62页 |
·眼底病灶识别的示例 | 第62-63页 |
·电子病历管理 | 第63-64页 |
·系统实验环境及结果 | 第64页 |
·系统性能评价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7-69页 |
·全文总结 | 第67页 |
·研究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