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图表清单 | 第8-10页 |
| 注释表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 ·课题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2-15页 |
| ·机载电子设备故障预测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电力电子电路故障预测研究难点 | 第13-14页 |
| ·电力电子电路故障预测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电力电子器件故障模式及电解电容器特征参数分析 | 第16-21页 |
| ·电力电子电路器件失效率分布及故障模式 | 第16-17页 |
| ·电解电容器等效电路及特征参数分析 | 第17-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电解电容器特征参数提取方法研究 | 第21-35页 |
| ·电解电容器特征参数提取方法 | 第21-24页 |
| ·时域电路分析法 | 第21-22页 |
| ·FFT 频域分析法 | 第22-23页 |
| ·纹波电压近似计算法 | 第23-24页 |
| ·应用实例与实验结果分析 | 第24-34页 |
| ·Buck 电路电解电容器特征参数提取 | 第24-30页 |
| ·Boost 电路电解电容器特征参数提取 | 第30-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电力电子电路参数辨识方法研究 | 第35-51页 |
| ·电力电子电路建模及参数辨识方法 | 第35-39页 |
| ·基于混杂系统理论的最小二乘参数辨识方法 | 第35-37页 |
| ·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参数辨识方法 | 第37-38页 |
| ·遗传算法参数辨识方法 | 第38-39页 |
| ·应用实例与实验结果分析 | 第39-50页 |
| ·Buck 电路参数辨识 | 第39-47页 |
| ·Buck 电路参数辨识实验验证 | 第47-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电力电子电路系统级特征参数提取方法研究 | 第51-58页 |
| ·Buck 电路输出特性分析 | 第51-54页 |
| ·Buck 电路特征参数选择方法 | 第54-56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六章 电力电子电路故障预测方法研究 | 第58-77页 |
| ·电力电子电路故障预测思想及关键技术 | 第58-60页 |
| ·电力电子电路故障预测方法 | 第60-64页 |
| ·SVR 预测方法 | 第60-61页 |
| ·BP 神经网络预测方法 | 第61-62页 |
| ·AR 模型预测方法 | 第62-64页 |
| ·元器件级电力电子电路故障预测实例与实验结果分析 | 第64-68页 |
| ·电路级电力电子电路故障预测实例与实验结果分析 | 第68-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第77页 |
| ·后续研究展望 | 第7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 致谢 | 第85-86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