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唐(618~907年)论文

唐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4页
    一、当代粮食安全理论第12-14页
    二、选题的缘由和意义第14-15页
    三、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第15-20页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第20-24页
第二章 唐代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第24-70页
    第一节 粮食种类和产地分布第24-44页
        一、谷类作物的分布第24-28页
        二、麦类作物的分布第28-33页
        三、稻类作物的分布第33-38页
        四、其他作物的分布第38-44页
    第二节 粮食生产的发展第44-57页
        一、粮食产量估算第44-46页
        二、耕地面积的增长第46-48页
        三、粮食生产技术的提高第48-52页
        四、水利设施建设第52-57页
    第三节 生产经验的总结第57-70页
        一、《四时纂要》第57-65页
        二、《耒耜经》第65-66页
        三、其他几种农书第66-68页
        四、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与传播第68-70页
第三章 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第70-130页
    第一节 唐人对粮食安全的认知第70-82页
        一、粮食安全意识第70-75页
        二、粮食安全底线第75-77页
        三、粮食安全制度第77-82页
    第二节 人口与粮食安全第82-101页
        一、唐代人口数量第83-87页
        二、人口地域分布第87-91页
        三、京师人口构成第91-95页
        四、逃亡人口问题第95-101页
    第三节 战争与粮食安全第101-111页
        一、战争对粮食安全的需求第102-103页
        二、缺粮问题对战争的影响第103-109页
        三、战争对粮食安全的破坏第109-111页
    第四节 自然灾害与粮食安全第111-130页
        一、唐代发生的自然灾害第112-127页
        二、自然灾害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第127-130页
第四章 唐政府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第130-182页
    第一节 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第130-143页
        一、实行重农政策第130-134页
        二、保障农业劳动力第134-139页
        三、减轻农民负担第139-140页
        四、保护耕畜第140-143页
    第二节 预防粮食危机第143-150页
        一、建立仓储体系第143-147页
        二、制定各种救济制度第147-150页
    第三节 化解粮食危机第150-182页
        一、调拨粮食第151-165页
        二、籴粜余粮第165-171页
        三、外出就食第171-182页
第五章 评价与启示第182-196页
    第一节 粮食的社会属性第182-191页
        一、粮食是财政物资第182-188页
        二、粮食是军需品第188-189页
        三、粮食是外交媒介第189-191页
    第二节 唐代粮食安全的评价第191-192页
    第三节 唐代粮食安全的当代启示第192-196页
参考文献第196-206页
致谢第206-208页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208页

论文共2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区域多能源体框架下电力系统低碳调度模型研究
下一篇:微电网储能系统规划与运行决策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