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计算迁移的延迟优化方法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2页 |
1.1 移动终端未来简史 | 第11-14页 |
1.1.1 移动时代的崛起 | 第11-12页 |
1.1.2 移动终端的新需求 | 第12-13页 |
1.1.3 移动终端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13-14页 |
1.2 计算迁移技术 | 第14-15页 |
1.3 匹配理论在计算迁移的延迟优化中的作用 | 第15-17页 |
1.4 主要问题和技术挑战 | 第17-18页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6 论文主要贡献 | 第20-21页 |
1.7 各章内容安排 | 第21-22页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第22-32页 |
2.1 低时延业务需求 | 第22-25页 |
2.1.1 基础服务业务 | 第22-23页 |
2.1.2 商务应用业务 | 第23-24页 |
2.1.3 娱乐交流业务 | 第24页 |
2.1.4 未来新型业务 | 第24-25页 |
2.2 通信与计算的优化 | 第25-27页 |
2.2.1 单一路由角度 | 第26-27页 |
2.2.2 单一调度角度 | 第27页 |
2.2.3 路由与调度联合 | 第27页 |
2.3 基于MCC的延迟优化 | 第27-29页 |
2.3.1 DIA系统中的延迟影响 | 第28页 |
2.3.2 DIA系统交互延迟优化 | 第28-29页 |
2.3.3 移动云计算 | 第29页 |
2.4 基于MEC的计算迁移与准入控制 | 第29-32页 |
第3章 计算迁移中的延迟优化基本框架 | 第32-52页 |
3.1 本章引言 | 第32-35页 |
3.2 实例分析 | 第35-36页 |
3.3 延迟优化基本框架 | 第36-38页 |
3.4 问题下界 | 第38-41页 |
3.4.1 TFS-P拉格朗日松弛 | 第38-40页 |
3.4.2 TFS-P次梯度优化算法 | 第40-41页 |
3.5 计算迁移中的双向匹配框架 | 第41-43页 |
3.5.1 问题映射 | 第42-43页 |
3.5.2 匹配框架 | 第43页 |
3.6 双向匹配算法 | 第43-46页 |
3.6.1 Gale-Shapley延迟接受算法 | 第43-44页 |
3.6.2 延迟接受算法的适应性 | 第44-45页 |
3.6.3 延迟接受算法的改进 | 第45-46页 |
3.7 实验与性能分析 | 第46-51页 |
3.7.1 算法总结 | 第46-48页 |
3.7.2 性能分析 | 第48-50页 |
3.7.3 适用性分析 | 第50-51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基于MCC的交互延迟优化 | 第52-82页 |
4.1 本章引言 | 第52-53页 |
4.2 CDIA:背景和框架 | 第53-56页 |
4.3 CDIA交互延迟:问题与挑战 | 第56-60页 |
4.3.1 通信延迟分析 | 第57-58页 |
4.3.2 计算延迟分析 | 第58-60页 |
4.4 计算密集型和带宽密集型应用之间的干扰分析 | 第60-62页 |
4.5 CDIA延迟优化模型 | 第62-69页 |
4.5.1 优化网络延迟的基本模型 | 第63-64页 |
4.5.2 引入干扰的改进模型 | 第64-66页 |
4.5.3 模型求解 | 第66-69页 |
4.6 实验与性能分析 | 第69-73页 |
4.7 系统动态扩展性分析 | 第73-80页 |
4.7.1 用户动态性 | 第73-74页 |
4.7.2 用户上线 | 第74-76页 |
4.7.3 用户下线 | 第76-77页 |
4.7.4 可扩展性评估 | 第77-80页 |
4.8 开放性问题 | 第80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5章 基于MEC的高效计算迁移框架 | 第82-104页 |
5.1 本章引言 | 第82-85页 |
5.2 C-RAN和MEC混合架构 | 第85-86页 |
5.3 计算效率和通信效率 | 第86-89页 |
5.3.1 计算效率分析 | 第87-88页 |
5.3.2 通信效率分析 | 第88-89页 |
5.4 计算迁移准入控制框架 | 第89-90页 |
5.5 计算迁移延迟优化模型 | 第90-92页 |
5.5.1 计算延迟 | 第90页 |
5.5.2 通信延迟 | 第90-91页 |
5.5.3 计算与通信联合优化模型 | 第91-92页 |
5.6 多阶段双向匹配框架 | 第92-97页 |
5.6.1 UE-RRH阶段 | 第94页 |
5.6.2 UE-BBU阶段 | 第94-96页 |
5.6.3 UE-MC阶段 | 第96-97页 |
5.7 实验平台部署 | 第97-98页 |
5.8 实验与性能分析 | 第98-103页 |
5.8.1 计算效率参数 | 第98-99页 |
5.8.2 通信效率参数 | 第99-100页 |
5.8.3 实验设置 | 第100-101页 |
5.8.4 性能分析 | 第101-103页 |
5.9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04-107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104-105页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4页 |
致谢 | 第114-116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16-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