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1 概述 | 第12页 |
2 病原学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2.1 分类地位 | 第12-13页 |
2.2 病毒的基本特征 | 第13页 |
2.3 致病机理 | 第13-14页 |
2.4 PRRSV基因型 | 第14-15页 |
2.5 开放阅读框 | 第15-16页 |
2.6 遗传变异 | 第16-17页 |
3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 第17页 |
4 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4.1 传播方式 | 第17页 |
4.2 PRRSV国外流行动态 | 第17-18页 |
4.3 PRRSV国内流行特点 | 第18-19页 |
5 诊断方法 | 第19-20页 |
5.1 电子显微镜技术 | 第19页 |
5.2 病毒中和试验 | 第19页 |
5.3 免疫过氧化酶技术 | 第19页 |
5.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第19-20页 |
5.5 病理切片制作 | 第20页 |
5.6 分子生物学检测 | 第20页 |
6 PRRSV疫苗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云霄县2013-2017年PRRS血清学调查 | 第22-3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4页 |
1.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2-23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23页 |
1.3 血清样品 | 第23页 |
1.4 方法 | 第23-24页 |
2 结果 | 第24-28页 |
2.1 2013-2017年猪血清PRRS免疫阳性率检测 | 第24-25页 |
2.2 不同类型养殖场猪血清PRRS免疫阳性率检测 | 第25-27页 |
2.3 不同季节猪血清PRRS免疫阳性率检测 | 第27-28页 |
3 讨论 | 第28-30页 |
第三章 3株PRRSV GP5基因分析 | 第30-4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5页 |
1.1 材料 | 第30页 |
1.2 方法 | 第30-35页 |
2 结果 | 第35-45页 |
2.1 临床病料PRRSV检测 | 第35页 |
2.2 株PRRSV毒株测序及分析 | 第35-37页 |
2.3 株PRRSV毒株生物学分析 | 第37-45页 |
3 讨论 | 第45-47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7-48页 |
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附录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