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7-16页 |
(一)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4-15页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一、苏共话语权在“公开性”中的丧失过程 | 第16-32页 |
(一)戈尔巴乔夫之前苏共话语权的特点与弊端 | 第16-17页 |
(二)苏共话语权的丧失过程 | 第17-32页 |
二、苏共话语权丧失的原因 | 第32-40页 |
(一)话语权构成要素发生改变以及缺乏配套管控措施 | 第32-33页 |
(二)苏联社会一直以来存在的众多问题以及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 第33-35页 |
(三)苏联共产党和政府在与“民主派”争夺话语权时斗争策略不足 | 第35-40页 |
三、苏共话语权丧失的启示 | 第40-53页 |
(一)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 第40-41页 |
(二)社会主义国家离不开民主和自由 | 第41-43页 |
(三)党和政府要不断巩固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地位 | 第43-45页 |
(四)党和政府要注重与媒体和知识分子之间的关系 | 第45-47页 |
(五)社会主义国家在建构话语权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话语权的有效性 | 第47-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