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以兴化市经济开发区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1.1 选题依据、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1.1 选题依据第9页
        1.1.2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3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0-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页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2-13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3-14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第14-21页
    2.1 相关概念第14-16页
        2.1.1 新型城镇化第14页
        2.1.2 农民市民化第14-15页
        2.1.3 农民市民化的精神文明建设第15-16页
    2.2 理论基础第16-18页
        2.2.1 城镇化理论第16-17页
        2.2.2 “边际人”理论第17页
        2.2.3 人的现代化理论第17页
        2.2.4 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思想第17-18页
    2.3 农民市民化精神文明建设必要性第18-20页
        2.3.1 发展经济社会的内在需求第18-19页
        2.3.2 稳定社会环境的现实需要第19页
        2.3.3 融入城镇生活的推进力量第19-20页
        2.3.4 提高精神文明素质的有效途径第20页
        2.3.5 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必经之路第20页
    2.4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3章 农民市民化精神文明建设现状分析第21-29页
    3.1 兴化市经济开发区城镇化与市民化的特点第21-22页
        3.1.1 政府主导是当前城镇化“推进模式”的主要动力第21页
        3.1.2 起步晚、速度快、水平高,领跑兴化城镇化进程第21-22页
        3.1.3 “年轻”与“古老”联袂亮相第22页
    3.2 兴化市经济开发区农民市民化精神文明建设现状第22-26页
        3.2.1 调研对象的基本构成第22-23页
        3.2.2 生活观念变化现状第23页
        3.2.3 科学文化现状第23-24页
        3.2.4 文明守法现状第24-25页
        3.2.5 生态文明意识现状第25-26页
        3.2.6 生态文明行为现状第26页
    3.3 农民市民化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影响第26-28页
        3.3.1 精神文明观念不断进步第26-27页
        3.3.2 现代生活方式的流行第27页
        3.3.3 新型人际关系成为主流第27页
        3.3.4 传统精神文明与时俱进第27-28页
    3.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4章 农民市民化精神文明建设存在问题及成因第29-38页
    4.1 兴化市经济开发区农民市民化精神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第29-34页
        4.1.1 市民身份认同和心理归属偏低第29-30页
        4.1.2 文化娱乐生活方式单一落后第30-31页
        4.1.3 公共意识、社区意识不强第31-32页
        4.1.4 巨额补偿款导致财富观念错位第32-33页
        4.1.5 农村生活观念依然没有转变第33-34页
    4.2 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第34-37页
        4.2.1 社会转型及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第34-35页
        4.2.2 市场经济负效应及农村经济制约第35-36页
        4.2.3 农民精神文明建设教育缺失第36-37页
        4.2.4 政府作为的正效应依然偏低第37页
    4.3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5章 新时代农民市民化精神文明建设途径第38-45页
    5.1 兴化市经济开发区现有的实施方案和实施效果第38-41页
        5.1.1 现有方案第38-39页
        5.1.2 实施效果第39-41页
    5.2 进一步推进农民市民化精神文明建设的途径和要点第41-45页
        5.2.1 基本原则第41-42页
        5.2.2 基本路径第42-45页
第6章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致谢第49-50页
附件: 兴化市经济开发区农民市民化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调查问卷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结构调整对吉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的测度分析
下一篇:吉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对农业产出增长贡献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