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绪论 | 第6-8页 |
一、女性领导者的角色特征及其素质分析 | 第8-14页 |
(一) 女性领导的角色特征 | 第8-9页 |
1. 女性的领导力特质 | 第8页 |
2. 女性从政的潜在优势 | 第8-9页 |
(二) 女性领导者的素质结构 | 第9-11页 |
1. 知识素质 | 第9-10页 |
2. 能力素质 | 第10-11页 |
3. 心理素质 | 第11页 |
(三) 女性领导者应树立的角色意识 | 第11-14页 |
1. 自主开发意识 | 第11-12页 |
2. 终身学习意识 | 第12-13页 |
3. 协调家庭意识 | 第13-14页 |
二、女性领导者素质提升和角色修炼的制约因素 | 第14-23页 |
(一) 外部制约因素 | 第14-17页 |
1. 传统观念的影响 | 第14-15页 |
2. 社会环境的影响 | 第15-16页 |
3. 媒体负面报道的影响 | 第16页 |
4. 理论研究制约的影响 | 第16-17页 |
5. 制度和机制的影响 | 第17页 |
(二) 女性自身的障碍 | 第17-23页 |
1. 女性领导成长中面临的角色冲突 | 第17-21页 |
2. 女性领导常见的心理误区 | 第21-23页 |
三、我国女性领导者素质培养与角色修炼的路径选择 | 第23-39页 |
(一) 相关基础理论的借鉴 | 第23-27页 |
1. 女性主义理论 | 第23-24页 |
2.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4-25页 |
3. 激励理论 | 第25-27页 |
4. 系统理论 | 第27页 |
(二) 女性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 | 第27-29页 |
1. 思想政治素质 | 第27-28页 |
2. 文化素质 | 第28页 |
3. 心理素质 | 第28页 |
4. 能力素质 | 第28-29页 |
(三) 党和政府及各种社会机构应采取的措施 | 第29-35页 |
1. 加大力度落实《中国妇女发展纲要》 | 第29-30页 |
2. 加强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完善女性领导人才成长的组织环境 | 第30-31页 |
3. 确定妇女参政的政策和优先领域,完善各项保障措施 | 第31-32页 |
4. 开展女性学研究,为女性领导者素质提高创造理论环境 | 第32-33页 |
5. 发挥妇联和妇女组织的作用,推动妇女参政比例提高 | 第33页 |
6. 发挥传媒的作用,为妇女参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第33-35页 |
(四) 女性领导者自身的角色修炼 | 第35-39页 |
1. 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应对角色冲突的能力 | 第35-36页 |
2. 学会必要的心理保健,提高缓解角色冲突的能力 | 第36页 |
3. 摆脱传统性别角色的束缚,倡导多样化的性别角色模式 | 第36-37页 |
4. 依赖女性精英的辐射和带动,促使女性群体的政治自觉 | 第37页 |
5. 加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促进自我素质的提高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