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玉米自交系5个穗部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1.1 玉米穗部性状与玉米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9-10页 |
1.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第10页 |
1.3 分子标记及QTL连锁分析 | 第10-12页 |
1.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第12页 |
1.5 玉米关联分析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 | 第14-35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4-15页 |
2.1.1 试验材料与田间设计 | 第14页 |
2.1.2 性状测定 | 第14页 |
2.1.3 数据统计分析 | 第14页 |
2.1.4 全基因组重测序 | 第14页 |
2.1.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候选基因的预测 | 第14-15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15-28页 |
2.2.1 玉米行粒数结果与分析 | 第15-18页 |
2.2.2 玉米百粒重结果与分析 | 第18-20页 |
2.2.3 玉米穗粗结果与分析 | 第20-23页 |
2.2.4 玉米穗行数结果与分析 | 第23-25页 |
2.2.5 玉米轴粗结果与分析 | 第25-28页 |
2.3 讨论 | 第28-35页 |
2.3.1 玉米行粒数 | 第28-29页 |
2.3.2 玉米百粒重 | 第29页 |
2.3.3 玉米穗粗 | 第29-31页 |
2.3.4 玉米穗行数 | 第31-32页 |
2.3.5 玉米轴粗 | 第32-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3页 |
作者简介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