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瓦级连续波输出全光纤型激光系统
中文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1.1 光纤激光器的背景 | 第12-13页 |
1.2 光纤激光器的发展情况 | 第13-14页 |
1.3 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光路设计 | 第16-24页 |
2.1 光路方案选型 | 第16-17页 |
2.1.1 工作介质的选择 | 第16页 |
2.1.2 泵浦源的选择 | 第16-17页 |
2.1.3 谐振腔的选择 | 第17页 |
2.2 光器件选型 | 第17-24页 |
2.2.1 半导体泵浦源 | 第17-19页 |
2.2.2 掺杂光纤 | 第19-20页 |
2.2.3 光纤光栅 | 第20-21页 |
2.2.4 合束器 | 第21页 |
2.2.5 剥模器 | 第21-22页 |
2.2.6 光纤输出头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熔接工艺 | 第24-45页 |
3.1 光纤的连接损耗 | 第24页 |
3.2 光纤的熔接 | 第24-41页 |
3.2.1 涂覆层剥离 | 第24-27页 |
3.2.2 包层清洁 | 第27-30页 |
3.2.3 端面制作 | 第30-34页 |
3.2.4 熔接 | 第34-39页 |
3.2.5 涂覆 | 第39-40页 |
3.2.6 常见的熔接异常及解决办法 | 第40-41页 |
3.3 光纤的匹配 | 第41-43页 |
3.4 熔接效果 | 第43-45页 |
第四章 系统的软件构成与设计 | 第45-77页 |
4.1 接口定义 | 第45-50页 |
4.1.1 硬件控制接口定义 | 第45-46页 |
4.1.2 硬件控制接口的实现 | 第46-47页 |
4.1.3 软件控制接口定义 | 第47-48页 |
4.1.4 软件控制接口的实现 | 第48-50页 |
4.2 内部逻辑设计 | 第50-57页 |
4.2.1 激光出光信号 | 第51-52页 |
4.2.2 激光出光信号的实现 | 第52-53页 |
4.2.3 指引光信号 | 第53-54页 |
4.2.4 指引光信号的实现 | 第54页 |
4.2.5 功率调节信号 | 第54-56页 |
4.2.6 功率调节信号的实现 | 第56-57页 |
4.3 人机交互设计 | 第57-65页 |
4.3.1 系统内部运行状态的显示 | 第57-58页 |
4.3.2 系统内部运行状态显示的实现 | 第58-59页 |
4.3.3 系统报警状态的显示 | 第59-62页 |
4.3.4 系统报警状态显示的实现 | 第62页 |
4.3.5 时间锁功能 | 第62页 |
4.3.6 时间锁功能的实现 | 第62-65页 |
4.4 报警及自我保护 | 第65-77页 |
4.4.1 光路完整性保护模块 | 第65-66页 |
4.4.2 光路完整性保护模块的实现 | 第66-69页 |
4.4.3 温湿度保护模块 | 第69-70页 |
4.4.4 温湿度保护模块的实现 | 第70-73页 |
4.4.5 其他报警模块 | 第73-74页 |
4.4.6 其他报警模块的实现 | 第74-77页 |
第五章 在实际中的应用 | 第77-82页 |
5.1 接入关系 | 第77-79页 |
5.2 性能指标 | 第79页 |
5.3 切割效果测试 | 第79-82页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第82-84页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82页 |
6.2 后续工作及展望 | 第82-84页 |
附录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91-9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