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

内蒙古赤峰地区东北马鹿冬季食物组分及其营养成分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国内外有蹄类动物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有蹄类动物取食的研究方法概述第11页
    1.4 有蹄类动物食物组成及选择机制第11-12页
    1.5 植物次生代谢物对动物消化吸收的影响作用第12-13页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3-15页
        1.6.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1.6.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5页
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第15-19页
    2.1 地形地貌第15页
    2.2 水文特征第15-17页
    2.3 土壤类型第17页
    2.4 气候特征第17页
    2.5 植被资源第17页
    2.6 野生动物资源第17页
    2.7 社会经济第17-19页
3 研究方法第19-27页
    3.1 野外调查取样第19页
        3.1.1 粪便样本的采集第19页
        3.1.2 马鹿可食植物样本的采集第19页
    3.2 马鹿主要食物组成研究第19-20页
        3.2.1 马鹿可食植物显微镜片制备第19页
        3.2.2 粪便显微镜片制备第19-20页
        3.2.3 镜检及定量方法第20页
    3.3 马鹿采食食物营养成分测定第20-27页
        3.3.1 粗蛋白(crude protein,CP)的测定第20-21页
        3.3.2 粗脂肪(crude fat, ether extract,EE)的测定第21-22页
        3.3.3 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的测定第22-23页
        3.3.4 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 ADF)的测定第23-24页
        3.3.5 酸性洗涤木质素(acid detergent lignin ADL)的测定第24-25页
        3.3.6 灰分(ash,A)的计算第25页
        3.3.7 半纤维素(ADS)的计算第25页
        3.3.8 纤维素(C)的计算第25页
        3.3.9 单宁(T)的测定第25-26页
        3.3.10 能量(E)的测定第26页
        3.3.11 水分的测定第26-27页
4 研究结果第27-40页
    4.1 马鹿食物组分第27-28页
    4.2 马鹿采食食物中营养含量分析第28-37页
        4.2.1 食物中粗蛋白含量分析第29页
        4.2.2 食物中粗脂肪含量分析第29-30页
        4.2.3 食物中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析第30-31页
        4.2.4 食物中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析第31-32页
        4.2.5 食物中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分析第32页
        4.2.6 食物中灰分含量分析第32-33页
        4.2.7 食物中半纤维素含量分析第33-34页
        4.2.8 食物中纤维素含量的测定分析第34-35页
        4.2.9 食物中单宁含量分析第35-36页
        4.2.10 食物中能量的含量分析第36-37页
        4.2.11 食物中水的含量分析第37页
    4.3 冬季马鹿采食策略分析第37-39页
    4.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5 讨论第40-43页
    5.1 马鹿食性研究方法的误差分析第40页
    5.2 粪便显微分析方法的改进第40-41页
    5.3 影响动物食物组成成分的因素第41页
    5.4 马鹿食物中营养成分的作用及营养适应对策第41-42页
    5.5 本研究与其他内蒙古赤峰地区研究结果差异性分析第42-43页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9页
附录第49-5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中部人为开发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分析
下一篇:安徽部分地区APEC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与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