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MB-OFDM系统的干扰抑制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4页 |
1.1.1 认知无线电 | 第9-10页 |
1.1.2 超宽带系统 | 第10-12页 |
1.1.3 认知超宽带技术 | 第12-14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1 认知超宽带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干扰抑制技术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认知MB-OFDM系统的关键技术 | 第17-29页 |
2.1 OFDM基本原理 | 第17-20页 |
2.1.1 系统模型 | 第17-19页 |
2.1.2 关键技术 | 第19-20页 |
2.2 认知MB-OFDM系统模型 | 第20-24页 |
2.2.1 频谱划分与时频交织 | 第21-22页 |
2.2.2 系统原理 | 第22-24页 |
2.3 认知MB-OFDM系统的干扰分析 | 第24-26页 |
2.3.1 干扰产生过程 | 第24-25页 |
2.3.2 干扰产生原因 | 第25-26页 |
2.4 认知MB-OFDM系统的干扰抑制方法 | 第26-28页 |
2.4.1 时域均衡 | 第26页 |
2.4.2 频域均衡 | 第26-27页 |
2.4.3 干扰自消除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基于改进时域加窗的干扰抑制技术 | 第29-42页 |
3.1 子载波加权算法 | 第29-30页 |
3.2 主动干扰消除算法 | 第30-32页 |
3.3 时域加窗技术 | 第32-36页 |
3.3.1 时域加窗原理 | 第32-33页 |
3.3.2 时域窗函数的性能比较 | 第33-36页 |
3.4 基于改进时域加窗的干扰抑制 | 第36-38页 |
3.4.1 原理分析 | 第36-37页 |
3.4.2 系统实现 | 第37-38页 |
3.5 仿真分析 | 第38-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联合子载波关闭与时域加窗的干扰抑制技术 | 第42-50页 |
4.1 子载波关闭基本原理 | 第42-44页 |
4.2 联合子载波关闭与时域加窗的干扰抑制 | 第44-46页 |
4.2.1 原理分析 | 第44-45页 |
4.2.2 收发模型 | 第45-46页 |
4.3 仿真分析 | 第46-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5.1 总结 | 第50-51页 |
5.2 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