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稻瘟病及其稻瘟病菌 | 第10-11页 |
1.2 稻瘟病的防治 | 第11-14页 |
1.2.1 稻瘟病的化学防治 | 第11页 |
1.2.2 抗性品种选育 | 第11-12页 |
1.2.3 稻瘟病的生物防治 | 第12-14页 |
1.3 光合细菌 | 第14-15页 |
1.4 光合细菌的应用 | 第15-18页 |
1.4.1 光合细菌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1.4.2 光合细菌在工业产氢的应用 | 第16-17页 |
1.4.3 光合细菌在农业上的应用 | 第17-18页 |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8-19页 |
第2章 光合细菌PSBO6对水稻促生作用 | 第19-25页 |
2.1 材料与仪器 | 第20页 |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20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0-21页 |
2.2.1 PSB06培养 | 第20页 |
2.2.2 PSB06浸种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20页 |
2.2.3 PSB06浸种对水稻苗期生长,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20-21页 |
2.2.4 PSB06浸种对水稻苗期干旱胁迫能力的影响 | 第2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1-24页 |
2.3.1 PSB06浸种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21页 |
2.3.2 PSB06浸种促进水稻根和芽生长 | 第21-22页 |
2.3.3 PSB06浸种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22页 |
2.3.4 PSB06浸种提高水稻体内叶绿素含量 | 第22-23页 |
2.3.5 PSB06浸种提高水稻SOD和POD含量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光合细菌PSB06胞外蛋白纯化及其对稻瘟菌的拮抗活性 | 第25-41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6页 |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26页 |
3.1.2 实验主要仪器 | 第26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6-30页 |
3.2.1 PSB06发酵液的制备 | 第26页 |
3.2.2 PSB06胞外蛋白提取 | 第26-27页 |
3.2.3 蛋白定量实验 | 第27页 |
3.2.4 PSB06胞外蛋白的纯化 | 第27-28页 |
3.2.5 PSB06胞外蛋白的SDS-PAGE分析 | 第28-29页 |
3.2.6 纯化蛋白质谱(LC-MS/MS)鉴定 | 第29-30页 |
3.2.7 PSB06胞外蛋白的拮抗稻瘟菌生长试验 | 第30页 |
3.2.8 PSB06胞外蛋白对稻瘟菌分生孢子萌发抑制作用 | 第30页 |
3.2.9 PSB06胞外蛋白对稻瘟菌附着胞形成的抑制作用 | 第30页 |
3.2.10 PSB06胞外蛋白对稻瘟菌致病力的影响 | 第3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0-39页 |
3.3.1 PSB06胞外总蛋白提取与定量 | 第30-31页 |
3.3.2 PSB06胞外总蛋白的拮抗稻瘟菌生长试验 | 第31-32页 |
3.3.3 PSB06胞外总蛋白对稻瘟菌分生孢子萌发抑制实验 | 第32-33页 |
3.3.4 PSB06胞外总蛋白对稻瘟菌附着胞形成抑制实验 | 第33-34页 |
3.3.5 PSB06胞外蛋白分子筛纯化及P4组分抑菌试验 | 第34-36页 |
3.3.6 PSB06胞外蛋白对稻瘟菌致病力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7 P4蛋白组分阴离子柱纯化及P4-2组分抑菌实验 | 第37-38页 |
3.3.8 P4-2蛋白组分质谱鉴定结果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全文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50页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0-51页 |
附录 B-实验溶液配方配方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