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虫害及其防治论文--鳞翅目害虫论文

二化螟滞育诱导期对光周期信号的分子响应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缩略语表第10-11页
1 文献综述第11-20页
    1.1 昆虫滞育概况第11-14页
        1.1.1 滞育诱导期第12页
        1.1.2 滞育准备期第12-13页
        1.1.3 滞育维持期第13页
        1.1.4 滞育解除期第13页
        1.1.5 滞育后静止期第13-14页
    1.2 昆虫光周期滞育诱导的研究进展第14-17页
        1.2.1 光周期信号对昆虫滞育诱导的调控第14页
        1.2.2 昆虫滞育诱导期对光周期信号的分子响应第14-17页
            1.2.2.1 光信号转导第14-15页
            1.2.2.2 能量物质代谢第15页
            1.2.2.3 抗寒与抗病第15-16页
            1.2.2.4 细胞周期第16页
            1.2.2.5 蜕皮激素第16-17页
    1.3 二化螟滞育研究第17-18页
    1.4 论文设计第18-20页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8页
        1.4.2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4.3 技术路线第19-2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0-28页
    2.1 试验昆虫第20页
    2.2 主要仪器第20页
    2.3 主要试剂第20页
    2.4 二化螟滞育诱导期响应光周期信号敏感日龄的测定第20-22页
    2.5 二化螟滞育诱导期响应光周期信号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第22-24页
        2.5.1 二化螟滞育诱导转录组测序样品采集第22页
        2.5.2 Illumina测序及序列组装第22-23页
        2.5.3 Unigene的功能注释第23页
        2.5.4 转录组测序差异表达基因比较及分析第23页
        2.5.5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23-24页
            2.5.5.1 cDNA的合成第23-24页
            2.5.5.2 定量引物设计第24页
            2.5.5.3 绘制特异性定量引物的标准曲线、溶解曲线第24页
            2.5.5.4 qRT-PCR检测第24页
    2.6 二化螟滞育诱导期光信号转导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模式分析第24-26页
        2.6.1 基因克隆第24-25页
        2.6.2 样品制备第25页
        2.6.3 RNA提取第25-26页
        2.6.4 基因表达模式分析第26页
    2.7 数据分析第26-28页
3 结果第28-57页
    3.1 二化螟滞育诱导期响应光周期信号的敏感日龄第28页
    3.2 二化螟滞育诱导期响应光周期信号的差异表达基因第28-39页
        3.2.1 转录组测序结果质量评估和Trinity拼接第28-31页
        3.2.2 Unigenes功能注释第31-35页
            3.2.2.1 NR数据库功能注释第32-33页
            3.2.2.2 KOG数据库功能注释第33页
            3.2.2.3 GO数据库功能注释第33页
            3.2.2.4 KEGG数据库功能注释第33-35页
        3.2.3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第35-38页
            3.2.3.1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第35-37页
            3.2.3.2 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第37-38页
        3.2.4 转录组测序结果准确性验证第38-39页
    3.3 二化螟滞育诱导期光信号转导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模式第39-57页
        3.3.1 二化螟滞育诱导期光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筛选第39-41页
        3.3.2 inaD第41-44页
            3.3.2.1 inaD序列分析第41-43页
            3.3.2.2 inaD表达模式分析第43-44页
        3.3.3 myosin-IIIb第44-49页
            3.3.3.1 myosin-IIIb序列分析第44-48页
            3.3.3.2 myosin-IIIb表达模式分析第48-49页
        3.3.4 PKG第49-53页
            3.3.4.1 PKG序列分析第49-52页
            3.3.4.2 PKG表达模式分析第52-53页
        3.3.5CBPE63-1第53-57页
            3.3.5.1 CBPE63-1序列分析第53-56页
            3.3.5.2 CBPE63-1表达模式分析第56-57页
4 讨论第57-61页
    4.1 二化螟滞育诱导期响应光周期信号的敏感日龄第57页
    4.2 二化螟滞育诱导期响应光周期信号的差异表达基因第57-58页
    4.3 二化螟滞育诱导期光信号转导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模式第58-61页
5 结论与展望第61-63页
    5.1 结论第61-62页
        5.1.1 二化螟滞育诱导期响应光周期信号的敏感日龄第61页
        5.1.2 二化螟滞育诱导期响应光周期信号的差异表达基因第61页
        5.1.3 二化螟滞育诱导期光信号转导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模式第61-62页
    5.2 创新点第62页
    5.3 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2页
致谢第72-73页
附录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稻虾共作下秸秆还田和投食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下一篇: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甘蓝型油菜高油酸恢复系及不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