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钢论文--钢的组织与性能论文

奥氏体钢中氢的扩散与聚集行为的计算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创新点第8-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40页
    1.1 引言第13-14页
    1.2 氢脆概述第14-21页
        1.2.1 氢脆分类第15页
        1.2.2 材料的氢脆敏感性第15-16页
        1.2.3 氢源第16页
        1.2.4 氢陷阱第16-17页
        1.2.5 氢的扩散第17-19页
        1.2.6 评估氢脆程度的实验方法第19-20页
        1.2.7 材料氢脆敏感性的影响因素第20-21页
    1.3 氢脆机理研究进展第21-27页
        1.3.1 氢化物的形成和断裂第21-22页
        1.3.2 氢致弱键机理第22-24页
        1.3.3 氢致局部塑性理论第24-25页
        1.3.4 吸附氢致位错发射机理第25-26页
        1.3.5 奥氏体钢的氢致相变机理第26-27页
    1.4 氢与金属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第27-33页
        1.4.1 氢在金属表面的吸附作用第27-29页
        1.4.2 氢与金属中空位的相互作用第29-30页
        1.4.3 氢与位错的交互作用第30-32页
        1.4.4 氢与金属中晶界的作用第32-33页
    1.5 研究方法及计算工具第33-38页
        1.5.1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第33-34页
        1.5.2 密度泛函理论基础第34-37页
        1.5.3 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方法第37-38页
        1.5.4 计算工具第38页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第38-40页
第2章 水分子在Pt(111)表面的吸附行为及其界面处O_2的解离行为研究第40-63页
    2.1 引言第40-41页
    2.2 计算过程第41-43页
        2.2.1 初始结构第41页
        2.2.2 水分子在Pt(111)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计算第41-42页
        2.2.3 水/Pt(111)界面双电层场强和电容计算第42页
        2.2.4 水环境中氧分子在Pt(111)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计算第42-43页
    2.3 计算结果与分析第43-62页
        2.3.1 Pt晶胞与Pt(111)表面弛豫第43-44页
        2.3.2 基态下水分子在Pt(111)的吸附结构第44-46页
        2.3.3 不同温度下水分子在Pt(111)的吸附结构第46-48页
        2.3.4 水/Pt(111)界面的功函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第48-49页
        2.3.5 水/Pt(111)界面化学吸附的成键特征第49-52页
        2.3.6 紧密层的电场强度和电容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第52-53页
        2.3.7 酸性环境对Pt(111)表面氧分子解离的影响第53-56页
        2.3.8 温度对氧分子在水/Pt(111)界面中解离行为的影响第56-57页
        2.3.9 水分子对中间产物OOH在Pt(111)表面吸附位点的的影响第57-60页
        2.3.10 中间产物OOH在不同的吸附位点的成键特征第60-62页
    2.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3章 水分子在Fe(111)表面的吸附行为及其界面处H_2S分子的解离行为研究第63-81页
    3.1 引言第63-64页
    3.2 计算方法第64-65页
        3.2.1 水分子在Fe(111)表面吸附的建模过程第64-65页
        3.2.2 计算方法第65页
    3.3 计算结果与讨论第65-79页
        3.3.1 水分子在Fe(111)表面的吸附位置第65-68页
        3.3.2 Fe(111)表面水分子吸附层的稳定结构第68-70页
        3.3.3 不同温度下Fe(111)表面水分子吸附层的变化规律第70-72页
        3.3.4 水/Fe(111)界面功函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第72-73页
        3.3.5 水分子在Fe(111)表面吸附的键合特征第73-74页
        3.3.6 H_2S分子在Fe(111)表面的吸附与解离行为第74-77页
        3.3.7 水环境中H2S分子在Fe(111)表面的吸附与解离行为第77-79页
    3.4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4章 氢原子在α-Fe,γ-Fe和ε-Fe晶格中的扩散机理第81-101页
    4.1 引言第81页
    4.2 计算方法第81-84页
        4.2.1 H在α-Fe,γ-Fe和ε-Fe晶格中的稳定位置第82-84页
        4.2.2 扩散系数的计算方法第84页
    4.3 计算结果及讨论第84-100页
        4.3.1 氢在α-Fe中的稳定位置第84-87页
        4.3.2 氢在α-Fe晶格中的扩散机理第87-89页
        4.3.3 氢在γ-Fe中的稳定位置第89-90页
        4.3.4 氢在γ-Fe晶格中的扩散机理第90-93页
        4.3.5 氢在ε-Fe中的稳定位置第93-94页
        4.3.6 氢在ε-Fe晶格中的扩散机理第94-97页
        4.3.7 氢在α-Fe,γ-Fe单空位中的稳定位置第97-98页
        4.3.8 氢在α-Fe,γ-Fe单空位中的扩散机理第98-100页
    4.4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第5章 奥氏体钢中氢对层错的作用机理研究第101-114页
    5.1 引言第101页
    5.2 计算方法第101-103页
        5.2.1 层错能计算第102-103页
        5.2.2 剪切变形计算过程第103页
    5.3 计算结果与讨论第103-113页
        5.3.1 完美晶体中氢的位置对层错能的影响第103-105页
        5.3.2 氢原子在完美晶格中的成键特征第105-106页
        5.3.3 滑移过渡态中氢原子对晶格结构的影响第106-107页
        5.3.4 氢对完美晶体剪切变形的影响第107-109页
        5.3.5 空位附近氢原子对层错能的影响第109-110页
        5.3.6 滑移过渡态中空位附近氢原子与Fe原子的键合作用第110-111页
        5.3.7 讨论第111-113页
    5.4 本章小结第113-114页
第6章 总结第114-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33页
致谢第133-134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集研究成果第134-135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随机非均匀介质地震散射波场的研究
下一篇:W/NiTi记忆合金复合材料设计与制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