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1.3 同一管道多种涂层阴极保护国内外技术现状 | 第10-12页 |
1.3.1 石油沥青与三层PE防腐层共用时对管道的负面影响 | 第11-12页 |
1.3.2 现有国内外的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 第12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5 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第2章 管道阴极保护研究现状及应用现状调研 | 第14-25页 |
2.1 阴极保护电位分布数值模拟技术的研究现状调研 | 第14-19页 |
2.1.1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14-15页 |
2.1.2 边界条件的选择 | 第15-17页 |
2.1.3 阴极保护体系数学模型的求解 | 第17-18页 |
2.1.4 下一步发展方向 | 第18-19页 |
2.2 同一管道多种涂层阴极保护应用现状 | 第19-24页 |
2.2.1 管线基本情况 | 第19-23页 |
2.2.2 现状分析 | 第23-24页 |
2.3 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目标管线现场测试及开挖验证 | 第25-39页 |
3.1 现场检测内容及方法 | 第25-26页 |
3.1.1 测试依据标准 | 第25页 |
3.1.2 测试内容 | 第25页 |
3.1.3 测试方法 | 第25-26页 |
3.2 目标管线选址依据 | 第26-27页 |
3.3 管线测试与开挖检测 | 第27-38页 |
3.3.1 管线测试结果 | 第27-31页 |
3.3.2 现场测试发现的问题 | 第31-32页 |
3.3.3 开挖检测 | 第32-38页 |
3.4 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目标管线阴极保护电位模拟计算及验证 | 第39-51页 |
4.1 多线共用阴极保护系统理论介绍 | 第39-44页 |
4.1.1 多线共用阴极保护系统电位分布描述方程 | 第39-41页 |
4.1.2 多线共用阴极保护系统数值计算边界条件 | 第41-44页 |
4.2 多线共用阴极保护设计与评价软件简介 | 第44-48页 |
4.2.1 多线共用阴极保护优化设计与评价软件功能及特点介绍 | 第44-45页 |
4.2.2 多线共用阴极保护优化设计与评价软件的界面构成 | 第45-46页 |
4.2.3 阴极保护系统的建模与求解 | 第46-48页 |
4.3 目标管段的模拟计算与验证 | 第48-50页 |
4.3.1 目标管段现场基础数据收集 | 第48页 |
4.3.2 目标管段模拟计算结果 | 第48-50页 |
4.3.3 计算结果验证 | 第50页 |
4.4 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同一管道多种涂层阴极保护电位分布规律及对策研究 | 第51-98页 |
5.1 同一管道多种涂层阴极保护电位分布规律研究 | 第51-59页 |
5.1.1 不同土壤电阻率下管线电位分布 | 第51-53页 |
5.1.2 不同沥青涂层面电阻率下管线电位分布 | 第53-55页 |
5.1.3 两种不同涂层分布位置下管线电位分布 | 第55-57页 |
5.1.4 阳极地床与管线不同距离下管线电位分布 | 第57-59页 |
5.2 同一管道多种涂层阴极保护对策研究 | 第59-97页 |
5.2.1 电位区间计算 | 第59-90页 |
5.2.2 电位区间计算结果及对策分析 | 第90-96页 |
5.2.3 同一管道多种涂层阴极保护对策数值计算验证 | 第96-97页 |
5.3 小结 | 第97-98页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第98-100页 |
6.1 结论 | 第98-99页 |
6.2 建议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