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词 | 第11-13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3-25页 |
1.1 二氧化碳麻醉 | 第13-15页 |
1.1.1 CO_2的生理效应 | 第13页 |
1.1.2 CO_2麻醉的生理发生 | 第13-14页 |
1.1.3 CO_2麻醉在鱼类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1.2 鱼类的呼吸 | 第15-18页 |
1.2.1 内源因素对鱼类呼吸的影响 | 第15页 |
1.2.2 外源因素对鱼类呼吸的影响 | 第15-18页 |
1.3 水产品保活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3.1 有水保活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2 无水保活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4 鱼类的应激 | 第20-22页 |
1.4.1 鱼类应激源种类 | 第20页 |
1.4.2 鱼类应激生物学 | 第20-22页 |
1.4.3 鱼类应激反应的研究方法 | 第22页 |
1.5 麻醉机制的研究 | 第22-25页 |
1.5.1 神经递质及受体 | 第22-23页 |
1.5.2 细胞内信号转导 | 第23页 |
1.5.3 离子通道 | 第23-25页 |
第2章 绪论 | 第25-27页 |
2.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25-26页 |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2.2.1 研究内容 | 第26页 |
2.2.2 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第3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7-37页 |
3.1 实验鱼、仪器及试剂 | 第27-29页 |
3.1.1 实验鱼和实验用水 | 第27页 |
3.1.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7-28页 |
3.1.3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8-29页 |
3.2 实验设计 | 第29-31页 |
3.2.1 鲢CO_2麻醉方法的建立 | 第29-30页 |
3.2.2 鲢对不同气体处理方式的生理响应 | 第30-31页 |
3.2.3 CO_2麻醉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 | 第31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31-36页 |
3.3.1 鲢CO_2麻醉方法 | 第31页 |
3.3.2 血液、组织样品采集与制备 | 第31-32页 |
3.3.3 血液生化指标和代谢物质指标检测 | 第32页 |
3.3.4 cDNA的合成 | 第32-33页 |
3.3.5 同源目的基因片段PCR扩增 | 第33-34页 |
3.3.6 目的基因片段克隆 | 第34-35页 |
3.3.7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35-36页 |
3.4 数据分析 | 第36-37页 |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7-55页 |
4.1 鲢CO_2麻醉方法的建立 | 第37-38页 |
4.1.1 温度对鲢存活率的影响 | 第37页 |
4.1.2 CO_2浓度对鲢存活率的影响 | 第37页 |
4.1.3 麻醉处理条件的优化 | 第37-38页 |
4.2 鲢对不同气体处理的生理响应 | 第38-44页 |
4.2.1 CO_2麻醉对鲢行为的影响 | 第38-39页 |
4.2.2 实验前后水中溶解氧和pH | 第39-40页 |
4.2.3 实验处理对血清离子的影响 | 第40页 |
4.2.4 实验处理对Hb含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4.2.5 实验处理对血清LDH活力的影响 | 第41-42页 |
4.2.6 实验处理对血清中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 | 第42页 |
4.2.7 实验处理对血清中激素含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4.2.8 实验处理对糖原含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4.3 CO_2麻醉对神经递质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4-48页 |
4.3.1 CO_2麻醉对脑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4.3.2 脑总RNA的检测 | 第45-46页 |
4.3.3 鲢kcnk3a、kcnk9和EPO基因片段的克隆 | 第46-47页 |
4.3.4 qPCR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 | 第47-48页 |
4.4 讨论 | 第48-55页 |
4.4.1 鲢CO_2麻醉方法的建立 | 第48页 |
4.4.2 鲢对不同气体处理的生理响应 | 第48-52页 |
4.4.3 CO_2麻醉对神经递质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52-55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7页 |
附录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发表论文与参加课题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