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论文的主要创新与贡献 | 第10-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37页 |
1.1 引言 | 第15-16页 |
1.2 Ti_2AlNb基合金的发展研究现状 | 第16-27页 |
1.2.1 Ti_2AlNb基合金的发展沿革 | 第16-17页 |
1.2.2 Ti_2AlNb基合金的基本特性 | 第17-19页 |
1.2.3 Ti_2AlNb基合金热处理与组织性能的关系 | 第19-22页 |
1.2.4 Ti_2AlNb基合金的腐蚀行为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1.2.5 Ti_2AlNb基合金的焊接方法 | 第25-27页 |
1.3 线性摩擦焊的发展沿革 | 第27-33页 |
1.3.1 线性摩擦焊原理 | 第27-30页 |
1.3.2 线性摩擦焊的发展应用现状 | 第30-33页 |
1.3.3 线性摩擦焊接头的腐蚀行为研究现状 | 第33页 |
1.4 本领域存在的主要技术难点 | 第33-34页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4-35页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5-37页 |
第2章 研究方案及方法 | 第37-48页 |
2.1 整体研究方案 | 第37-38页 |
2.2 试验材料、试验设备及工艺参数 | 第38-42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38-39页 |
2.2.2 线性摩擦焊接设备 | 第39-41页 |
2.2.3 工艺参数的选取 | 第41-42页 |
2.3 热处理试验 | 第42页 |
2.4 金相组织观察及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 第42-44页 |
2.4.1 金相组织观察 | 第42-43页 |
2.4.2 力学性能试验 | 第43-44页 |
2.5 高温氧化试验 | 第44-45页 |
2.5.1 高温氧化动力学曲线测定 | 第44页 |
2.5.2 高温氧化产物分析 | 第44-45页 |
2.5.3 环境脆化效应测定 | 第45页 |
2.6 热腐蚀试验 | 第45-46页 |
2.6.1 热腐蚀动力学曲线测定 | 第45-46页 |
2.6.2 热腐蚀动力学产物分析 | 第46页 |
2.7 电化学以及盐雾腐蚀试验 | 第46-48页 |
2.7.1 电化学试验 | 第46-47页 |
2.7.2 盐雾试验 | 第47-48页 |
第3章 接头形成机理与力学性能研究 | 第48-66页 |
3.1 焊接接头外观特征 | 第48-50页 |
3.2 焊接接头焊合率分析 | 第50-53页 |
3.2.1 低倍镜下接头特征 | 第50-51页 |
3.2.2 焊接过程中基本工艺参数分析 | 第51-53页 |
3.3 焊接接头组织特征分析 | 第53-62页 |
3.3.1 未焊合区域组织特征 | 第53-56页 |
3.3.2 焊缝区组织特征 | 第56-59页 |
3.3.3 热力影响区组织特征 | 第59-61页 |
3.3.4 飞边组织特征 | 第61-62页 |
3.4 接头力学性能研究 | 第62-64页 |
3.4.1 显微硬度 | 第62-63页 |
3.4.2 拉伸性能 | 第63-6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4章 焊后热处理对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 | 第66-95页 |
4.1 Ti_2AlNb合金相区的确定 | 第66-68页 |
4.2 固溶处理对接头不同区域组织的影响 | 第68-74页 |
4.2.1 固溶处理对焊缝区组织演变的影响 | 第68-71页 |
4.2.2 固溶处理对热力影响区组织演变的影响 | 第71-74页 |
4.3 单独时效处理对接头不同区域组织的影响 | 第74-78页 |
4.3.1 单独时效处理对焊缝区组织演变的影响 | 第74-76页 |
4.3.2 单独时效处理对热力影响区组织演变的影响 | 第76-78页 |
4.4 固溶后时效处理对接头不同区域组织的影响 | 第78-84页 |
4.4.1 固溶后时效处理对焊缝区组织演变的影响 | 第79-81页 |
4.4.2 固溶后时效处理对热力影响区组织演变的影响 | 第81-84页 |
4.5 热处理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84-93页 |
4.5.1 热处理对接头显微硬度的影响 | 第84-87页 |
4.5.2 热处理对接头拉伸性能的影响 | 第87-89页 |
4.5.3 热处理对拉伸断口的影响 | 第89-9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第5章 接头高温氧化行为研究 | 第95-111页 |
5.1 高温氧化过程中母材和接头组织演变 | 第95-98页 |
5.2 氧化动力学 | 第98-99页 |
5.3 氧化膜相组成和表面形貌分析 | 第99-104页 |
5.3.1 母材和接头氧化膜相组成分析 | 第99-101页 |
5.3.2 母材和接头氧化膜表面形貌分析 | 第101-104页 |
5.4 氧化膜截面形貌分析 | 第104-107页 |
5.5 环境脆化效应对母材和接头的影响 | 第107-108页 |
5.6 讨论 | 第108-110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第6章 接头热腐蚀行为研究 | 第111-127页 |
6.1 腐蚀动力学 | 第111-112页 |
6.2 腐蚀产物相组成和表面形貌分析 | 第112-118页 |
6.2.1 母材和接头腐蚀产物相组成分析 | 第112-113页 |
6.2.2 母材和接头腐蚀表面形貌分析 | 第113-118页 |
6.3 截面形貌分析 | 第118-122页 |
6.3.1 母材和接头热腐蚀截面形貌分析 | 第118-120页 |
6.3.2 点蚀坑截面形貌分析 | 第120-122页 |
6.4 讨论 | 第122-125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25-127页 |
第7章 接头电化学和盐雾腐蚀行为研究 | 第127-142页 |
7.1 焊态接头腐蚀行为研究 | 第127-133页 |
7.1.1 母材与接头电化学腐蚀表面形貌分析 | 第127-128页 |
7.1.2 母材与接头盐雾腐蚀表面形貌分析 | 第128-132页 |
7.1.3 电化学测试曲线分析 | 第132-133页 |
7.2 热处理接头腐蚀行为研究 | 第133-139页 |
7.2.1 热处理对母材与接头电化学腐蚀表面的影响 | 第133-135页 |
7.2.2 热处理对母材与接头盐雾腐蚀表面的影响 | 第135-138页 |
7.2.3 热处理后电化学测试曲线分析 | 第138-139页 |
7.3 结果讨论 | 第139-141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41-142页 |
结论 | 第142-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5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55-157页 |
致谢 | 第157-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