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论文--心脏疾病论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论文

FFR与冠状动脉造影指导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英文缩略表第10-11页
引言第11-13页
第1章 临床研究第13-29页
    1.1 材料与方法第13-17页
        1.1.1 研究对象第13页
        1.1.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1.3 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第14页
        1.1.4 冠状动脉造影术第14-15页
        1.1.5 血流储备分数第15页
        1.1.6 PTCA及支架植入术第15-16页
        1.1.7 术后随访及观察指标第16-17页
        1.1.8 统计学分析及数据处理第17页
    1.2 结果第17-20页
        1.2.1 所入选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第17页
        1.2.2 所入选两组患者的介入情况比较第17-19页
        1.2.3 所入选两组患者随访情况比较第19-20页
    1.3 讨论第20-23页
        1.3.1 研究背景第20页
        1.3.2 稳定性心绞痛的概念及治疗目标第20-21页
        1.3.3 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运重建治疗及FFR指导其介入治疗的优势第21-22页
        1.3.4 血流储备分数对支架术后的评价第22-23页
        1.3.5 近期进展第23页
        1.3.6 总结第23页
    1.4 本研究结论与存在的不足之处第23-24页
    参考文献第24-29页
第2章 综述 血流储备分数在心血管介入指导中的作用第29-46页
    2.2 血流储备分数的定义及原理第31-32页
    2.3 血流储备分数的相关实验研究第32-33页
    2.4 血流储备分数的特点第33-34页
    2.5 血流储备分数在临界病变的应用第34-35页
    2.6 血流储备分数在左主干病变的研究第35-36页
    2.7 血流储备分数在多支血管病变的应用第36页
    2.8 血流储备分数在分叉病变的应用第36-37页
    2.9 血流储备分数在弥散和串联病变的应用第37-38页
    2.10 血流储备分数在心肌梗死患者以及非梗死的狭窄冠状动脉是否需要再血管化治疗的应用第38-39页
    2.11 血流储备分数优势和局限性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6页
结论第46-47页
附录A第47-49页
附录B第49-52页
致谢第52-54页
导师简介第54-57页
作者简介第57-58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CS患者血清铁蛋白、纤维蛋白原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我国就业流动人口高血压患病和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