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2.1 AT分裂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2.2 波包运动和态布居数转移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3 本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15-16页 |
第2章 量子含时波包的理论方法 | 第16-32页 |
2.1 波包 | 第16-20页 |
2.1.1 波包的概念 | 第16-17页 |
2.1.2 波包的制备 | 第17-18页 |
2.1.3 波包的探测 | 第18-20页 |
2.2 Born-Oppenheimer近似 | 第20-21页 |
2.3 势能面 | 第21-23页 |
2.4 外场作用下分子体系的含时薛定谔方程 | 第23-24页 |
2.5 初始波包的计算 | 第24-28页 |
2.5.1 傅里叶格点哈密顿算法 | 第25-27页 |
2.5.2 弛豫方法 | 第27-28页 |
2.6 波包的传播 | 第28-30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飞秒激光参数对四态K_2分子Autler-Townes分裂的影响 | 第32-42页 |
3.1 概述 | 第32页 |
3.2 理论模型与计算 | 第32-35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5-39页 |
3.3.1 延时对AT分裂的影响 | 第35-37页 |
3.3.2 泵浦波长对AT分裂的影响 | 第37-39页 |
3.4 小结 | 第39-42页 |
第4章 飞秒激光参数对四态阶跃型K_2分子波包运动和态布居数的影响 | 第42-54页 |
4.1 概述 | 第42页 |
4.2 理论模型和计算 | 第42-44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4-53页 |
4.3.1 延时对波包运动的影响 | 第44-46页 |
4.3.2 泵浦波长的变化对波包运动的影响 | 第46-49页 |
4.3.3 延时对态布居数的影响 | 第49-51页 |
4.3.4 泵浦波长对态布居数的影响 | 第51-53页 |
4.4 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5.1 总结 | 第54-55页 |
5.2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6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