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中英文对照 | 第12-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15页 |
| 第2章 综述 | 第15-27页 |
| 2.1 呼气末正压对机体的影响 | 第15-19页 |
| 2.1.1 呼气末正压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 第15-16页 |
| 2.1.2 呼气末正压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 第16-18页 |
| 2.1.3 呼气末正压对颅脑系统的影响 | 第18-19页 |
| 2.2 呼气末正压的主要临床应用 | 第19-24页 |
| 2.2.1 呼气末正压在COPD急性加重期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 2.2.2 呼气末正压在重症哮喘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 2.2.3 呼气末正压在ARDS中的应用 | 第22页 |
| 2.2.4 呼气末正压在急性肺水肿中的应用 | 第22-24页 |
| 2.2.5 呼气末正压在严重胸外伤中的应用 | 第24页 |
| 2.3 呼吸末正压的应用方法 | 第24-26页 |
| 2.3.1 P-V曲线法 | 第24-25页 |
| 2.3.2 胸部CT检查 | 第25页 |
| 2.3.3 肺部超声检查 | 第25-26页 |
| 2.4 展望 | 第26-27页 |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7-31页 |
| 3.1 一般资料 | 第27页 |
| 3.2 分组方法 | 第27页 |
| 3.3 麻醉方法 | 第27-29页 |
| 3.3.1 术前准备 | 第27-28页 |
| 3.3.2 麻醉诱导 | 第28-29页 |
| 3.3.3 麻醉维持 | 第29页 |
| 3.4 观察指标 | 第29页 |
| 3.5 PEEPi的判断标准(测量方法) | 第29页 |
| 3.6 主要仪器、药品及试剂 | 第29-30页 |
| 3.7 统计学处理 | 第30-31页 |
| 第4章 结果 | 第31-34页 |
| 4.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 第31页 |
| 4.2 三组患者呼吸动力学参数的比较 | 第31-32页 |
| 4.3 三组患者之间PEEPi的两两比较 | 第32页 |
| 4.4 PEEPi与Pplat的相关性分析 | 第32-34页 |
| 第5章 讨论 | 第34-36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5页 |
| 作者简介 | 第45-46页 |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