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论文--心脏疾病论文--心律失常论文

二甲双胍通过激活AMPK诱导自噬在大鼠窒息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模型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摘要第3-8页
ABSTRACT第8-16页
1.1 前言第19-21页
1.2 材料与方法第21-37页
    1.2.1 伦理学申明第21页
    1.2.2 实验动物第21-22页
    1.2.3 主要实验仪器和耗材第22页
    1.2.4 主要实验试剂第22-24页
    1.2.5 大鼠9分钟窒息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9-min ACA/CPR)模型的制备第24-26页
    1.2.6 动物的随机分组及给药方式第26-27页
    1.2.7 研究方案第27-29页
    1.2.8 神经功能评估第29-31页
    1.2.9 石蜡切片第31页
    1.2.10 尼氏染色第31-32页
    1.2.11 免疫组化染色第32-33页
    1.2.12 组织免疫荧光及共聚焦第33-34页
    1.2.13 Western Blot检测第34-35页
    1.2.14 侧脑室注射第35-36页
    1.2.15 透射电镜标本制作第36-37页
    1.2.16 大鼠血糖检测第37页
    1.2.17 统计学分析第37页
1.3 结果第37-55页
    1.3.1 备组基线特征及生理学参数的比较第37-39页
    1.3.2 二甲双胍预处理提高CA/CPR后大鼠的7天生存率第39页
    1.3.3 二甲双胍改善CA/CPR后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第39-40页
    1.3.4 二甲双胍减少CA/CPR引起的海马CA1区神经元丢失第40-41页
    1.3.5 二甲双胍减少CA/CPR引起的海马CA1区树突损伤第41-42页
    1.3.6 二甲双胍抑制CA/CPR引起的海马CA1区胶质细胞活化第42-43页
    1.3.7 二甲双胍减少CA/CPR引起的神经元凋亡第43-44页
    1.3.8 CA/CPR后,二甲双胍进一步诱导AMPK激活第44-45页
    1.3.9 抑制AMPK后,二甲双胍对CA/CPR后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消失第45-47页
    1.3.10 CA/CPR造模后自噬水平升高第47-48页
    1.3.11 二甲双胍进一步促进CA/CPR诱导的自噬激活第48-50页
    1.3.12 自噬抑制剂氯喹可显著抑制二甲双胍的脑保护作用第50-52页
    1.3.13 AMPK抑制剂Compound C明显抑制二甲双胍对CA/CPR 大鼠诱导的自噬激活第52-53页
    1.3.14 心脏骤停后的二甲双狐治疗可明显减少大鼠海马CAl区组织学损伤。第53-55页
1.4 讨论第55-58页
1.5 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6页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第66-67页
主要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第67-68页
致谢第68-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与羟甲基化水平与冠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
下一篇:ADAMTS4和ADAMTS5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