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缩略语 | 第6-12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2-23页 |
1.1 原癌基因myc概况 | 第12-17页 |
1.1.1 原癌基因 | 第12页 |
1.1.2 原癌基因分类 | 第12-13页 |
1.1.3 myc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 第13-15页 |
1.1.4 c-Myc蛋白的作用机制 | 第15-17页 |
1.1.5 c-myc与肿瘤 | 第17页 |
1.2 c-myc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2.1 基于c-myc基因的检测方法 | 第17-18页 |
1.2.2 基于c-Myc蛋白的检测方法 | 第18页 |
1.2.3 c-Myc作为蛋白融合标签的应用 | 第18-19页 |
1.3 量子点概述 | 第19-22页 |
1.3.1 量子点定义 | 第19页 |
1.3.2 量子点光学特征 | 第19-20页 |
1.3.3 量子点在生物学检测中的应用 | 第20-22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2-23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第2章 抗c-Myc纳米抗体的淘选及鉴定 | 第23-36页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3-25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23-24页 |
2.1.2 溶液配制 | 第24-25页 |
2.1.3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2.2 方法与步骤 | 第25-29页 |
2.2.1 辅助噬菌体M13K07滴度测定及扩增 | 第25-26页 |
2.2.2 抗c-Myc蛋白抗体噬菌体文库的淘选 | 第26-28页 |
2.2.3 阳性噬菌体的鉴定及分析 | 第28-29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9-34页 |
2.3.1 抗c-Myc蛋白抗体的亲和淘选 | 第29-31页 |
2.3.2 阳性噬菌体的鉴定 | 第31-33页 |
2.3.3 阳性噬菌体的序列分析 | 第33-34页 |
2.4 讨论与小结 | 第34-36页 |
2.4.1 讨论 | 第34-35页 |
2.4.2 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抗c-Myc纳米抗体的诱导表达及活性初探 | 第36-54页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6-38页 |
3.1.1 实验试剂 | 第36-37页 |
3.1.2 溶液配制 | 第37-38页 |
3.1.3 实验仪器 | 第38页 |
3.2 方法与步骤 | 第38-47页 |
3.2.1 阳性噬菌体相对亲和力的比较 | 第38-39页 |
3.2.2 质粒的提取 | 第39页 |
3.2.3 电转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9-40页 |
3.2.4 pET25b-Myc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0-43页 |
3.2.5 抗c-Myc纳米抗体的诱导表达 | 第43-44页 |
3.2.6 SDS-PAGE电泳检测抗体蛋白的表达 | 第44-45页 |
3.2.7 抗体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45页 |
3.2.8 抗体蛋白的活性分析 | 第45-47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7-52页 |
3.3.1 阳性噬菌体相对亲和力的比较 | 第47页 |
3.3.2 获得目的基因 | 第47-49页 |
3.3.3 构建pET25-Myc表达载体 | 第49-50页 |
3.3.4 目的蛋白的诱导表达 | 第50页 |
3.3.5 目的蛋白活性的鉴定 | 第50-51页 |
3.3.6 目的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51-52页 |
3.4 讨论与小结 | 第52-54页 |
3.4.1 讨论 | 第52-53页 |
3.4.2 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量子点荧光技术检测细胞内myc蛋白表达初探 | 第54-62页 |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54-55页 |
4.1.1 实验试剂 | 第54-55页 |
4.1.2 溶液配制 | 第55页 |
4.2 方法与步骤 | 第55-57页 |
4.2.1 细胞爬片制备 | 第55-56页 |
4.2.2 量子点间接免疫荧光法对细胞内myc蛋白检测 | 第56页 |
4.2.3 量子点直接免疫荧光法对细胞内myc蛋白检测 | 第56-57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57-60页 |
4.3.1 量子点间接免疫荧光法对胞内myc蛋白特异性标记 | 第57-59页 |
4.3.2 量子点直接免疫荧光法对胞内myc蛋白特异性标记 | 第59-60页 |
4.4 讨论与小结 | 第60-62页 |
4.4.1 讨论 | 第60-61页 |
4.4.2 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主要研究结果与展望 | 第62-63页 |
5.1 主要研究结果 | 第62页 |
5.2 进一步工作方向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