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气候学论文--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论文

热带太平洋海温指数的重新构建及与海洋性大陆区域气候的联系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13页
        1.2.1 两类ENSO现象的基本认识第10-11页
        1.2.2 描述CP型和EP型ENSO现象的指数第11页
        1.2.3 CP型和EP型ENSO的周期变化特征第11-12页
        1.2.4 CP型和EP型ENSO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第12-13页
        1.2.5 海洋性大陆区域气候特征及其与ENSO的联系第13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14页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第14-19页
    2.1 资料说明第14页
    2.2 方法第14-19页
        2.2.1 六次多项式拟合第14页
        2.2.2 相关分析及其t检验第14-16页
        2.2.3 回归分析及F检验第16页
        2.2.4 Morlet小波分析第16页
        2.2.5 EOF方法第16-17页
        2.2.6 ENSO分类指数的计算方法第17-19页
第三章 冬季赤道太平洋CP/EP型海温异常指数的再构建及其对ENSO事件的描述第19-34页
    3.1 引言第19-20页
    3.2 新指数的构建第20-23页
    3.3 CP和EP型ENSO指数周期分析第23-24页
    3.4 新指数表征两类ENSO的能力第24-26页
    3.5 CP/EP型ENSO对应的海气耦合模态第26-29页
    3.6 CP/EP型ENSO的气候影响第29-31页
    3.7 本章小结第31-34页
第四章 重新构建春季赤道太平洋两种类型ENSO指数及其对热带地区气候影响第34-45页
    4.1 引言第34-35页
    4.2 新指数的构建第35-38页
    4.3 不同ENSO型的指数周期分析第38页
    4.4 新指数表征两类ENSO的能力第38-39页
    4.5 不同ENSO型对应的环流异常第39-42页
    4.6 CP/EP型ENSO引起的气候异常第42-43页
    4.7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五章 夏季热带太平洋东部和中部型SSTA新指数及其与MC地区气候异常联系第45-56页
    5.1 引言第45-46页
    5.2 新指数的构建第46-49页
    5.3 两类ENSO指数的周期分析第49页
    5.4 新指数表征两类ENSO的能力第49-50页
    5.5 两类ENSO事件相关的海气耦合特征第50-52页
    5.6 两类ENSO事件与热带地区气候异常第52-54页
    5.7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第56-59页
    6.1 全文主要结论第56-57页
    6.2 本文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第57-58页
    6.3 不足与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东部地区夏季极端高温的特征及与青藏高原增暖关系
下一篇:海南岛海风环流三维结构的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