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道德建设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背景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三)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第13-14页 |
1.研究思路 | 第13页 |
2.创新点 | 第13-14页 |
一、政治道德的内涵解析 | 第14-24页 |
(一)道德和政治的界定 | 第14-17页 |
1.道德与政治的内涵 | 第14-16页 |
2.政治与道德的关系 | 第16-17页 |
(二)政治道德的理论分析 | 第17-19页 |
1.政治道德的基本内涵 | 第17-18页 |
2.政治道德的基本功能 | 第18-19页 |
(三)中西政治道德比较 | 第19-24页 |
1.西方哲学视野中的政治道德 | 第19-21页 |
2.传统中国政治道德的历史考察 | 第21-24页 |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道德中国化的历史流变 | 第24-31页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道德的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1.揭露资产阶级政治道德的虚伪本质 | 第24-25页 |
2.明确无产阶级政治道德的基本要求 | 第25-26页 |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道德的中国化 | 第26-31页 |
1.马克思主义政治道德是中国政治生活的文化生态 | 第26-27页 |
2.马克思主义政治道德是中国革命建设的思想原则 | 第27-28页 |
3.马克思主义政治道德是中国繁荣发展的价值取向 | 第28-31页 |
三、当代中国政治道德建设的现状考察 | 第31-36页 |
(一)中国政治道德发展的现状评估 | 第31-33页 |
1.当代中国处于特殊发展的历史时期 | 第31-32页 |
2.当代中国政治道德建设的主要问题 | 第32-33页 |
(二)当代中国政治道德失效的表现形式 | 第33-36页 |
1.政治道德信仰的理论缺失 | 第33-34页 |
2.政治道德主体的道德失节 | 第34页 |
3.政治道德制度的监管乏力 | 第34-36页 |
四、当代中国政治道德建设的实践机制 | 第36-45页 |
(一)理论维度:加强理论基础与创新理论内涵相统一 | 第36-38页 |
1.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 | 第36页 |
2.创新政治道德的学理内涵 | 第36-38页 |
(二)主体维度:提高干部素质与树立榜样示范相统一 | 第38-40页 |
1.提高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 | 第38-39页 |
2.树立榜样并发挥示范作用 | 第39-40页 |
(三)环境维度:创建制度环境与培养公民意识相统一 | 第40-45页 |
1.创建社会公正的制度环境 | 第40-42页 |
2.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 第42-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