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2.1 收入流动性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2 政府公共支出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5-16页 |
1.3 研究的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8-20页 |
1.4.1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1.4.2 本文研究的不足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理论分析 | 第20-30页 |
2.1 概念阐述 | 第20-22页 |
2.1.1 收入流动性的概念 | 第20页 |
2.1.2 政府公共支出的界定 | 第20-22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2.2.1 社会阶层与社会流动 | 第22-23页 |
2.2.2 收入流动性与机会均等 | 第23-24页 |
2.3 政府公共支出对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分析 | 第24-30页 |
2.3.1 教育支出对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分析 | 第24-26页 |
2.3.2 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分析 | 第26-27页 |
2.3.3 医疗卫生支出对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分析 | 第27-30页 |
第三章 模型选择、数据来源、变量选取和数据处理 | 第30-40页 |
3.1 模型选择 | 第30-33页 |
3.1.1 多层统计分析模型的产生 | 第30页 |
3.1.2 多层统计分析模型的基本形式 | 第30-32页 |
3.1.3 选择多层统计分析模型的原因 | 第32-33页 |
3.2 变量选取 | 第33-35页 |
3.2.1 被解释变量选择 | 第33页 |
3.2.2 控制变量选取 | 第33-34页 |
3.2.3 解释变量选取 | 第34-35页 |
3.3 数据来源 | 第35页 |
3.3.1 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的相关数据 | 第35页 |
3.3.2 统计年鉴相关数据 | 第35页 |
3.4 样本统计性描述 | 第35-40页 |
第四章 政府公共支出对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0-52页 |
4.1 实证分析思路 | 第40-41页 |
4.2 多层多项Logit模型的空模型检验 | 第41-42页 |
4.3 模型构建、模型估计和模型检验 | 第42-49页 |
4.3.1 多层多项Logit模型构建 | 第42-44页 |
4.3.2 多层多项Logit模型估计 | 第44-49页 |
4.3.3 多层多项Logit模型检验 | 第49页 |
4.4 研究结论 | 第49-52页 |
第五章 优化居民收入流动性的政策建议 | 第52-58页 |
5.1 继续加大教育支出的投入力度 | 第52-53页 |
5.2 合理分配教育资源 | 第53-54页 |
5.2.1 启动教育扶贫工程 | 第53页 |
5.2.2 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第53-54页 |
5.3 完善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 | 第54-55页 |
5.3.1 调整社会保障支出结构 | 第54页 |
5.3.2 建立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体的社会救助体系 | 第54-55页 |
5.3.3 加强社会救助的法制化建设 | 第55页 |
5.4 继续扩大医保覆盖面 | 第55-56页 |
5.5 引导高科技医疗服务的使用 | 第56-58页 |
5.5.1 加强对高科技医疗设备的管理和控制 | 第56页 |
5.5.2 全面推行“医保基金智能管理系统” | 第56-57页 |
5.5.3 建立家庭医生制度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