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1章 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概述 | 第12-23页 |
·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内涵及特征 | 第12-17页 |
·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内涵 | 第12-13页 |
·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基本特征 | 第13-17页 |
·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 第17-21页 |
·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历程 | 第17-19页 |
·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 | 第19-21页 |
·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理论依据 | 第21-23页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21页 |
·自由市场理论 | 第21-22页 |
·公共选择理论 | 第22-23页 |
第2章 WTO/GATS对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规范 | 第23-39页 |
·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范围 | 第23-24页 |
·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提供方式 | 第24-31页 |
·跨境支付——跨国远程教育 | 第24-26页 |
·境外消费——境外留学 | 第26-27页 |
·商业存在——境外办学 | 第27-29页 |
·自然人流动——教师和专家流动 | 第29-31页 |
·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原则及例外 | 第31-36页 |
·最惠国待遇原则及例外 | 第32-33页 |
·国民待遇原则及例外 | 第33-34页 |
·透明度原则及例外 | 第34页 |
·发展中国家更多参与原则及例外 | 第34-35页 |
·市场准入原则及例外 | 第35-36页 |
·逐步自由化原则 | 第36页 |
·各国关于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承诺 | 第36-39页 |
第3章 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法律体系现状及问题 | 第39-50页 |
·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 第39-42页 |
·我国在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 第39-40页 |
·我国在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方面的不足之处 | 第40-42页 |
·中国入世时关于教育服务贸易的承诺 | 第42-45页 |
·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水平承诺 | 第42-43页 |
·国际教育服务贸易部门承诺 | 第43-44页 |
·我国在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中的教育主权与定价政策 | 第44-45页 |
·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主要媒介和载体 | 第45页 |
·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法律框架 | 第45-46页 |
·国际法层面 | 第45页 |
·国内法层面 | 第45-46页 |
·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46-50页 |
·国内法与国际法冲突 | 第46-47页 |
·立法较为分散 | 第47页 |
·立法空白和漏洞较多 | 第47-48页 |
·法律法规缺乏操作性和透明度 | 第48-50页 |
第4章 完善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法律体系的对策 | 第50-59页 |
·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所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 第50-54页 |
·坚持国家教育主权的原则 | 第50-51页 |
·教育民族性原则 | 第51-52页 |
·国际合作原则 | 第52-53页 |
·遵守国际条约原则 | 第53-54页 |
·逐步开放原则 | 第54页 |
·构建并完善我国教育服务贸易法律体系 | 第54-56页 |
·早日出台调整教育服务贸易的基本法律 | 第54-55页 |
·完善与教育服务贸易领域有关的其他部门法 | 第55页 |
·完善教育法领域法律法规 | 第55-56页 |
·完善我国教育服务贸易法律体系的配套措施 | 第56-59页 |
·合理利用WTO国际法律规则 | 第56页 |
·创造宽松的法律环境吸引外国人来华留学 | 第56-57页 |
·加大与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有关的法律人才培养力度 | 第57页 |
·完善政府职能并加强法律监管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