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农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畜牧业论文

干清粪养猪废水新型微氧处理系统的启动与脱氮机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23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1页
        1.1.1 课题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2 养猪废水水质特征及处理难点第11-12页
        1.2.1 养猪废水的分类与水质特征第11-12页
        1.2.2 养猪废水处理的难点第12页
    1.3 养猪废水的处理工艺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1 还田与自然生态处理技术第13页
        1.3.2 工业化处理第13-15页
    1.4 养猪废水脱氮技术研究现状第15-21页
        1.4.1 物理化学脱氮技术第15-16页
        1.4.2 生物脱氮技术第16-19页
        1.4.3 养猪废水微氧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第19-21页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3-32页
    2.1 实验装置第23-24页
        2.1.1 IAMR实验装置第23-24页
        2.1.2 预处理系统第24页
    2.2 实验用水及接种污泥第24-25页
        2.2.1 实验用水第24-25页
        2.2.2 接种污泥第25页
    2.3 IAMR的启动运行第25-27页
        2.3.1 IAMR的启动方法第25-27页
        2.3.2 预处理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第27页
    2.4 探究脱氮机制的静态实验方案第27-28页
    2.5 分析项目与方法第28-32页
        2.5.1 主要仪器第28页
        2.5.2 分析检测项目与方法第28-32页
第3章 IAMR的启动与处理效能分析第32-47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IAMR启动过程中污泥丝状菌膨胀特征变化与调控第32-36页
    3.3 IAMR碳氮污染物去除效能第36-44页
        3.3.1 COD去除效能第36-38页
        3.3.2 NH_4~+-N去除效能第38-40页
        3.3.3 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积累第40-42页
        3.3.4 TN去除效能第42-44页
    3.4 IAMR新型微氧系统的优势第44-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4章 IAMR启动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第47-58页
    4.1 引言第47页
    4.2 IAMR各启动阶段菌群的相似性以及多样性分析第47-51页
        4.2.1 高通量基本数据信息及可靠性第47-48页
        4.2.2 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性第48-50页
        4.2.3 IAMR启动阶段污泥菌群多样性分析第50-51页
    4.3 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与碳氮去除的关系分析第51-57页
        4.3.1 门水平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碳氮去除的关系第51-53页
        4.3.2 菌属水平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碳氮去除的关系第53-57页
    4.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IAMR系统生物脱氮机制分析第58-70页
    5.1 引言第58页
    5.2 IAMR系统潜在的生物脱氮途径分析第58-62页
        5.2.1 系统中潜在的生物脱氮途径第58-60页
        5.2.2 系统中的ANAMMOX脱氮贡献的定性分析第60-62页
    5.3 生物脱氮途径的确定及代谢动力学特征第62-65页
        5.3.1 ANAMMOX菌群活性及其代谢动力学特征第62-63页
        5.3.2 反硝化菌群活性及其代谢动力学特征第63-65页
    5.4 IAMR系统的脱氮机制及碳氮代谢平衡分析第65-68页
    5.5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结论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7页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第77-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单级全程自养脱氮推流式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下一篇:电芬顿中阴极材料的改性及降解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