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监测论文--水质监测论文

水污染动态预警监测模型构建与应急处置工程风险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第9-17页
第1章 绪论第17-29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意义第17-19页
        1.1.1 课题来源第17页
        1.1.2 研究背景第17-18页
        1.1.3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8-1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第19-26页
        1.2.1 大数据背景下的流域智能管理研究第19页
        1.2.2 基于连续监测的异常预警研究进展第19-22页
        1.2.3 应急监测网络优化研究进展第22-24页
        1.2.4 应急工程风险分析研究进展第24-26页
    1.3 存在问题与主要研究内容第26-29页
        1.3.1 存在问题第26-27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27-28页
        1.3.3 研究技术路线第28-29页
第2章 基础模型与案例研究区域第29-48页
    2.1 研究基础与方法第29-40页
        2.1.1 突发污染异常预警研究方法第29-30页
        2.1.2 突发污染应急监测网络优化研究方法第30-37页
        2.1.3 突发污染溯源反演研究方法第37-38页
        2.1.4 处置工程启动判别研究方法第38-39页
        2.1.5 处置工程风险评估研究方法第39-40页
    2.2 案例研究区域基本情况第40-48页
        2.2.1 波多马克河流域水质监测系统第40-43页
        2.2.2 特拉基河流域示踪剂实验第43-44页
        2.2.3 松花江流域硝基苯污染事件第44-45页
        2.2.4 浊漳河苯胺污染事件与应急处置工程第45-48页
第3章 基于在线连续水质监测数据软测量的突发污染动态预警模型构建第48-74页
    3.1 引言第48页
    3.2 基于在线连续水质监测数据的软测量与动态预警模型设计第48-50页
    3.3 基于在线连续水质监测数据软测量的突发污染异常预警模型构建第50-56页
        3.3.1 不同监测频率水质数据分析第50-52页
        3.3.2 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的软测量模型构建第52-53页
        3.3.3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动态预警模型构建第53-56页
    3.4 案例应用第56-72页
        3.4.1 水质参数间相关性分析第57-63页
        3.4.2 水体中TP软测量分析应用第63-64页
        3.4.3 基于TP时间序列的动态预警分析应用第64-72页
    3.5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4章 基于信息熵的突发污染应急溯源监测网络优化模型构建第74-102页
    4.1 引言第74页
    4.2 针对突发污染应急溯源的监测网络时空优化模型设计第74-76页
    4.3 基于信息熵的突发污染应急监测网络时空优化模型构建第76-90页
        4.3.1 应急监测网络优化框架构建第76-78页
        4.3.2 应急监测网络优化程序设计第78-83页
        4.3.3 案例应用第83-90页
    4.4 基于典型反演算法的突发污染溯源监测网络时空优化模型构建第90-101页
        4.4.1 突发污染溯源反演方法分析第91-95页
        4.4.2 污染溯源反演方法监测网络优化模型设计第95-100页
        4.4.3 同反演方法监测断面布设策略第100-101页
    4.5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第5章 应急处置工程启动判别与工程风险分析模型构建第102-131页
    5.1 引言第102页
    5.2 应急处置工程启动判别与工程风险分析的模型设计第102-104页
    5.3 基于威胁度分析的应急处置工程启动判别模型构建第104-112页
        5.3.1 应急处置工程启动判别框架第104-109页
        5.3.2 案例应用第109-112页
    5.4 基于模糊故障树的应急处置工程风险分析模型构建第112-130页
        5.4.1 应急处置工程风险指标体系构建第112-118页
        5.4.2 应急处置工程风险分析模型设计第118-122页
        5.4.3 案例应用第122-130页
    5.5 本章小结第130-131页
结论第131-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4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第148-150页
致谢第150-151页
个人简历第151页

论文共1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碳市场政策对价格的传导路径研究
下一篇:基于弹性指数的河流水质对气候弹性的响应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