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20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1-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6页 |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第16-20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论文框架 | 第18-20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介绍 | 第20-30页 |
·相关概念 | 第20-23页 |
·自然灾害 | 第20-22页 |
·旅游目的地 | 第22-23页 |
·基础理论介绍 | 第23-30页 |
·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 | 第23-25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5-26页 |
·旅游目的地系统理论 | 第26-28页 |
·政府营销理论 | 第28-30页 |
第3章 灾后目的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0-39页 |
·自然灾害对目的地旅游业的影响 | 第30-31页 |
·自然灾害对目的地的破坏 | 第30-31页 |
·自然灾害对客源地游客的影响 | 第31页 |
·自然灾害对目的地旅游业影响的形成机理分析 | 第31-33页 |
·灾后目的地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33-34页 |
·灾后旅游目的地发展旅游业的SWOT分析 | 第34-39页 |
·优势 | 第35-36页 |
·劣势 | 第36页 |
·机会 | 第36-37页 |
·威胁 | 第37-39页 |
第4章 自然灾害后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业发展对策 | 第39-52页 |
·总体方针和原则 | 第39-40页 |
·灾后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发展模式——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模式 | 第40-42页 |
·具体发展对策 | 第42-49页 |
·灾后初期的发展对策 | 第42-44页 |
·灾后中期的发展对策 | 第44-48页 |
·灾后后期的发展对策 | 第48-49页 |
·建立旅游目的地旅游发展的保障体系 | 第49-52页 |
第5章 案例研究——以四川省都江堰市为例 | 第52-63页 |
·都江堰市基本情况简介 | 第52-55页 |
·地理区位 | 第52-53页 |
·旅游业发展情况 | 第53-55页 |
·都江堰市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的受损情况 | 第55页 |
·灾后都江堰市采取的措施 | 第55-59页 |
·都江堰市灾后重建计划 | 第55-56页 |
·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措施 | 第56-58页 |
·都江堰市的优惠政策 | 第58-59页 |
·都江堰市灾后重建的成效分析 | 第59-62页 |
·都江堰市灾后重建去取得的成果 | 第59页 |
·地震前后的比较 | 第59-62页 |
·都江堰市今后努力的方向 | 第62-63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63-65页 |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第63页 |
·不足之处 | 第63-64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