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安全协议的发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本人主要工作 | 第10-11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1-12页 |
第2章 安全协议 | 第12-18页 |
·密码协议 | 第12-13页 |
·密码协议的安全属性 | 第12页 |
·密码协议分类 | 第12-13页 |
·密码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 第13页 |
·安全协议的形式化方法 | 第13-16页 |
·逻辑推理 | 第14-15页 |
·定理证明 | 第15页 |
·模型检测 | 第15-16页 |
·安全协议的非形式化分析 | 第16-18页 |
第3章 模型检测技术 | 第18-23页 |
·模型检测基本原理 | 第18页 |
·模型检测工具SPIN | 第18-21页 |
·SPIN工作原理及特征 | 第18-19页 |
·基于SPIN的协议分析 | 第19-21页 |
·Promela建模 | 第21-23页 |
第4章 基于SPIN的SSL 3.0握手协议模型检测 | 第23-30页 |
·SSL3.0握手协议简介 | 第23页 |
·建立SSL3.0握手协议的Promela模型 | 第23-30页 |
·诚信主体建模 | 第26-27页 |
·攻击者建模 | 第27-28页 |
·LTL描述协议性质 | 第28-29页 |
·分析及验证 | 第29-30页 |
第5章 网络安全协议验证系统 | 第30-42页 |
·系统平台搭建 | 第30-33页 |
·系统功能介绍 | 第30-31页 |
·系统PDL语言描述及数据输入规则 | 第31-33页 |
·平台设计与实现 | 第33-37页 |
·设计类图描述 | 第33页 |
·SSL3.0握手协议的PDL描述 | 第33-35页 |
·系统流程图及实现 | 第35-37页 |
·搜索优化算法 | 第37-42页 |
·协议主体建模算法步骤 | 第38-40页 |
·改进的攻击者建模算法步骤 | 第40-42页 |
第6章 静态分析技术在安全协议中的应用 | 第42-51页 |
·静态分析技术基本原理 | 第42页 |
·NS公钥认证协议分析 | 第42-46页 |
·NS协议简介 | 第42-43页 |
·协议实例模型 | 第43页 |
·静态分析结果 | 第43-46页 |
·TMN协议分析 | 第46-51页 |
·TMN协议简介 | 第46-47页 |
·TMN协议实例模型 | 第47页 |
·静态分析结果 | 第47-51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1页 |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