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对于NO治理的传统方法 | 第10-11页 |
1.3 非平衡等离子体脱硝总进展 | 第11-15页 |
1.3.1 电子束激发产生非平衡等离子体脱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 | 第11-12页 |
1.3.2 电晕放电产生等离子体法脱除氮氧化物 | 第12-14页 |
1.3.3 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法脱除氮氧化物 | 第14-15页 |
1.4 非平衡等离子体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1.4.1 等离子体概念及分类 | 第15-16页 |
1.4.2 等离子体的发展 | 第16-17页 |
1.4.3 非平衡等离子体的主要产生方法 | 第17-18页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非平衡等离子体中氮氧化物的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及模型的建立 | 第19-29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电子与背景气体(氮气、氧气)的碰撞 | 第19-22页 |
2.3 烟气非平衡等离子体中脱除NO涉及的物种及总反应 | 第22-25页 |
2.4 模型的假设 | 第25页 |
2.5 数学模型的建立以及数值解法 | 第25-28页 |
2.5.1 烟气非平衡等离子体脱除氮氧化物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5页 |
2.5.2 常微分方程几种常用的数值解法 | 第25-28页 |
2.6 MATLAB数学模拟 | 第28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烟气非平衡等离子体中氮氧化物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29-48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N_2/NO中粒子的演化情况 | 第29-37页 |
3.2.1 N_2/NO系统下各粒子数密度随时间的演化 | 第30-35页 |
3.2.2 等离子体两个特征量对NO脱除效率的影响 | 第35-37页 |
3.3 NO/N_2/O_2系统下的演化情况 | 第37-46页 |
3.3.1 NO/N_2/O_2系统下各粒子在不同的电子初始数密度下的演化 | 第39-44页 |
3.3.2 不同氧气初始浓度下各粒子数密度随时间的演化 | 第44-46页 |
3.3.3 不同电子平均能量下氧气初始浓度对脱除的影响 | 第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