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7页 |
1.5 数据来源 | 第17-18页 |
2 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1.1 长期护理 | 第18-19页 |
2.1.2 长期护理保险 | 第19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2.1 社会公平理论 | 第19-20页 |
2.2.2 社会支持理论 | 第20页 |
2.2.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20-22页 |
3 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的实施状况 | 第22-37页 |
3.1 青岛市试行长期护理保险的背景 | 第22-24页 |
3.1.1 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 | 第22-23页 |
3.1.2 老年服务事业的快速发展 | 第23页 |
3.1.3 护理需求的改变 | 第23-24页 |
3.2 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内容 | 第24-26页 |
3.2.1 资金来源 | 第24-25页 |
3.2.2 受益对象 | 第25页 |
3.2.3 护理形式 | 第25-26页 |
3.2.4 给付方式 | 第26页 |
3.3 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实施现状分析 | 第26-34页 |
3.3.1 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的知晓情况分析 | 第26-30页 |
3.3.2 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的参保情况分析 | 第30-31页 |
3.3.3 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的满意度情况分析 | 第31-34页 |
3.4 长期护理保险实施效果总体分析 | 第34-37页 |
4 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实施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第37-48页 |
4.1 样本情况分析 | 第37-38页 |
4.2 变量说明 | 第38-41页 |
4.2.1 因变量的选取 | 第38页 |
4.2.2 自变量的选取 | 第38-41页 |
4.3 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实施效果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第41-44页 |
4.3.1 模型介绍 | 第41页 |
4.3.2 Logistic回归结果 | 第41-44页 |
4.4 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实施效果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 第44-48页 |
4.4.1 个人因素 | 第44页 |
4.4.2 经济因素 | 第44-45页 |
4.4.3 家庭结构因素 | 第45页 |
4.4.4 身体健康因素 | 第45-46页 |
4.4.5 观念因素 | 第46页 |
4.4.6 未来护理规划 | 第46页 |
4.4.7 制度认同因素 | 第46-48页 |
5 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48-54页 |
5.1 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第48-50页 |
5.1.1 宣传力度不够,民众缺乏保险意识 | 第48页 |
5.1.2 经办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信息服务平台有待完善 | 第48-49页 |
5.1.3 护理人员数量不足,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 第49页 |
5.1.4 相关政策有待完善,刚性约束不足 | 第49-50页 |
5.1.5 缺乏有效的服务监管体制 | 第50页 |
5.2 完善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实施效果的对策建议 | 第50-54页 |
5.2.1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民众的保险意识 | 第50-51页 |
5.2.2 提高经办服务水平,完善经办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 第51-52页 |
5.2.3 加快专业护理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素质 | 第52页 |
5.2.4 完善相关政策,增强刚性约束 | 第52-53页 |
5.2.5 强化监管机制,严格奖惩制度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A 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实施现状调查问卷 | 第57-60页 |
附录B 访谈提纲 | 第60-61页 |
B.1 对青岛市社会保险事业局医保科科长的访谈提纲 | 第60页 |
B.2 对青岛市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参保者的访谈提纲 | 第60页 |
B.3 对护理院管理人员的访谈提纲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