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微卫星不稳定性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相关性分析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中英缩写对照表 | 第9-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2页 |
第2章 综述 | 第12-21页 |
2.1 胃癌的流行病学现状 | 第12-14页 |
2.1.1 胃癌的发病及流行 | 第12页 |
2.1.2 胃癌的治疗及预后 | 第12-14页 |
2.1.3 作用于胃癌的靶向药物 | 第14页 |
2.2 胃癌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2.2.1 Tan分型 | 第14-15页 |
2.2.2 Lei分型 | 第15页 |
2.2.3 TCGA分型 | 第15页 |
2.2.4 ACRG分型 | 第15页 |
2.3 肿瘤的微卫星不稳定性 | 第15-17页 |
2.3.1 微卫星不稳定性相关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2.3.2 肿瘤微卫星检测技术 | 第17页 |
2.4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与肿瘤的关系 | 第17-20页 |
2.4.1 肿瘤浸润T细胞 | 第17-19页 |
2.4.2 肿瘤浸润B细胞 | 第19-20页 |
2.4.3 肿瘤浸润NK细胞 | 第20页 |
2.5 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与胃癌预后 | 第20-21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1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3.2.1 NLR的测定 | 第21页 |
3.2.2 TIL浸润程度的观测与分级 | 第21页 |
3.2.3 MSI的检测 | 第21-22页 |
3.3 研究分组 | 第22页 |
3.4 统计方法 | 第22-23页 |
第4章 结果 | 第23-29页 |
4.1 一般变量分布 | 第23-26页 |
4.2 性别、年龄与MSI的关系 | 第26-27页 |
4.3 MSI与TIL浸润程度比较 | 第27-28页 |
4.4 TIL浸润程度与NLR比较 | 第28页 |
4.5 NLR与MSI的比较 | 第28-29页 |
第5章 讨论 | 第29-3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45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