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非铂阴极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2.1 非铂阴极催化剂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2 非铂阴极催化剂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 第16页 |
1.3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概述 | 第16-20页 |
1.3.1 MOFs的特点与分类 | 第17-18页 |
1.3.2 MOFs在氧还原(ORR)催化中的作用 | 第18-20页 |
1.4 Cu-bipy-BTC衍生碳基材料修饰阴极MFC的研究构思 | 第20-21页 |
1.5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5.3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二章 Cu-bipy-BTC衍生碳基材料的制备与物化性质 | 第23-35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3-26页 |
2.2.1 试剂与仪器 | 第23-24页 |
2.2.2 Cu-bipy-BTC衍生碳基材料的合成方法 | 第24-25页 |
2.2.3 Cu-bipy-BTC衍生碳基材料的表征方法 | 第25-26页 |
2.3 绪果与讨论 | 第26-34页 |
2.3.1 X射线衍射光谱分析 | 第26-27页 |
2.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第27-28页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第28-30页 |
2.3.4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 第30-31页 |
2.3.5 X射线光电子谱分析 | 第31-33页 |
2.3.6 氮气等温吸脱附曲线分析 | 第33-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Cu-bipy-BTC衍生碳基材料的氧还原催化性能与机理 | 第35-47页 |
3.1 引言 | 第35-36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6-38页 |
3.2.1 试剂与仪器 | 第36-37页 |
3.2.2 电极的制作方法 | 第37页 |
3.2.3 氧还原催化性能测试方法 | 第37-3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8-45页 |
3.3.1 Cu-bipy-BTC衍生碳基材料的氧还原催化性能 | 第38-41页 |
3.3.2 Cu-bipy-BTC衍生碳基材料的氧还原催化机理 | 第41-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Cu-bipy-BTC衍生碳基材料修饰阴极MFC的产电性能 | 第47-61页 |
4.1 引言 | 第47-48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8-52页 |
4.2.1 阴极制作方法 | 第48页 |
4.2.2 阴极形貌表征方法 | 第48页 |
4.2.3 MFC装置的启动运行方法 | 第48-51页 |
4.2.4 电化学测试方法 | 第51-52页 |
4.2.5 数据处理方法 | 第5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2-60页 |
4.3.1 Cu-bipy-BTC衔生碳基材料修饰阴极的氧还原催化性能 | 第52-55页 |
4.3.2 Cu-bipy-BTC衍生碳基材料修饰阴极MFC的产电性能 | 第55-58页 |
4.3.3 Cu-bipy-BTC衍生碳基材料改善MFC产电性能的机理 | 第58-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附录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