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升阳举陷汤治疗老年体位性低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英文缩写第9-10页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第10-37页
    综述一 老年体位性低血压中医研究进展第10-20页
        1 中医对OH的认识第10-11页
        2 OH的中医病机第11-13页
        3 OH的中医治疗第13-17页
        4 小结与展望第17-18页
        参考文献第18-20页
    综述二 老年体位性低血压西医研究进展第20-37页
        1 OH诊断及临床表现第20-21页
        2 老年体位性低血压的靶器官损害第21-23页
        3 OH与相关疾病及影响因素第23-26页
        4 老年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病机制第26-27页
        5 老年体位性低血压的治疗第27-29页
        6 OH合并特殊疾病的治疗第29-30页
        7 小结与展望第30-31页
        参考文献第31-37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37-47页
    前言第37-38页
    1 一般资料第38-39页
        1.1 研究对象第38页
        1.2 诊断标准第38-39页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第39页
    2 研究方法第39-40页
        2.1 拟定“升阳举陷汤”第39页
        2.2 研究内容第39-40页
        2.3 治疗方法第40页
        2.4 疗效评定标准第40页
        2.5 安全性评定第40页
    3 统计学方法第40-41页
        3.1 数据录入第40页
        3.2 统计分析第40-41页
    4 结果第41-46页
        4.1 基本情况描述第41页
        4.2 两组治疗前后直立位血压下降程度比较第41-43页
        4.3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第43-46页
        4.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情况的比较第46页
        4.5 安全性评价第46页
    5 结论第46-47页
第三部分 讨论第47-51页
    拟定升阳举陷汤的中医理论背景第47-48页
    拟定升阳举陷汤的临床辨证依据第48页
    升阳举陷汤组成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依据第48-51页
结语第51页
参考文献第51-52页
附录第52-57页
致谢第57-58页
个人简历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年龄段慢性心衰患者阴虚证临床特征及预后价值
下一篇:对郭志强教授中药治疗先兆流产患者子代的回顾性研究